香丝草
重点介绍香丝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香丝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香丝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ZanoniaindicaLinn.
别名: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葫芦科
种:翅子瓜
亚科:紫菀亚科
族:向日葵族
属:翅子瓜属
类型:草本类
香丝草香丝草,学名:Conyzabonariensis.别称野塘蒿、野地黄菊、蓑衣草(广西)。是菊科白酒草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南美洲以及中国的中部、东部、南部至西南各省区,生长于海拔285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田边、荒地和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紫菀族Trib.Astereae
白酒草属Conyza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纺锤状,常斜升,具纤维状根。茎直立或斜升,高20-50厘米,稀更高,中部以上常分枝,常有斜上不育的侧枝,密被贴短毛,杂有开展的疏长毛。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0.3-1厘米,顶端尖或稍钝,基部渐狭成长柄,通常具粗齿或羽状浅裂,中部和上部叶具短柄或无柄,狭披针形或线形,长3-7厘米,宽0.3-0.5厘米,中部叶具齿,上部叶全缘,两面均密被贴糙毛。头状花序多数,径约8-10毫米,在茎端排列成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花序梗长10-15毫米;总苞椭圆状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8毫米,总苞片2-3层,线形,顶端尖,背面密被灰白色短糙毛,外层稍短或短于内层之半,内层长约4毫米,宽0.7毫米,具干膜质边缘。花托稍平,有明显的蜂窝孔,径3-4毫米;雌花多层,白色,花冠细管状,长3-3.5毫米,无舌片或顶端仅有3-4个细齿;两性花淡黄色,花冠管状,长约3毫米,管部上部被疏微毛,上端具5齿裂;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5毫米,扁压,被疏短毛;冠毛1层,淡红褐色,长约4毫米。花期5-10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中部、东部、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原产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生于荒地,田边、路旁,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治感冒、疟疾、急性关节炎及外伤出血等症。
声明:本文 香丝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