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
重点介绍板蓝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板蓝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板蓝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板蓝,又名马蓝。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林缘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该品茎叶亦为古代制染青原料之一,故以“蓝”称之;又该品在五蓝中叶较大,故名之为马蓝。植物的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可预防流脑、流感,治中暑、腮腺炎、肿毒、毒蛇咬伤、菌痢、急性肠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肝炎、丹毒。
板蓝基本信息
学名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爵床科Acanthaceae
爵床亚科Ruellioideae
芦莉花族Ruellieae
马蓝亚族Strobilanthinae
板蓝属Baphicacanthus
形态特征草本,多年生一次性结实,茎直立或基部外倾。稍木质化,高约1米,通常成对分枝,幼嫩部分和花序均被锈色、鳞片状毛,叶柔软,纸质,椭圆形或卵形,长10-20(-25)厘米,宽4-9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稍粗的锯齿,两面无毛,干时黑色;侧脉每边约8条,两面均凸起;叶柄长1.5-2厘米。穗状花序直立,长10-30厘米;苞片对生,长1.5-2.5厘米。蒴果长2-2.2厘米,无毛;种子卵形,长3.5毫米。花期11月。
生境分布产广东、海南、香港、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浙江。常生于潮湿地方。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缅甸、喜马拉雅等地至中南半岛均有分布。
用途价值种的叶含蓝靛染料,在合成染料发明以前,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都栽培利用。因适应性强,现在上述地区多已还归野生。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可预防流脑、流感,治中暑、腮腺炎、肿毒、毒蛇咬伤、菌痢、急性肠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肝炎、丹毒。
声明:本文 板蓝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