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黄山梅

黄山梅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7-18 19:58:42

重点介绍黄山梅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黄山梅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黄山梅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黄山梅,为稀有物种,虎耳草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无毛,带紫色。分布于安徽、浙江两省毗邻山区。

黄山梅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无毛,带紫色。单叶对生,圆心形,长宽各10一20厘米,掌状分裂,边缘具粗锯齿,两面有伏毛;叶柄较长,在茎上部的较短或无柄。聚伞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及茎端,常具3花;花两性,黄色,直径4-5厘米,花梗稍弯曲而多少俯垂;萼筒半球形,裂片5,三角形;花瓣5,长圆状倒卵形或近狭倒卵形,长约3厘米;雄蕊15,排成3轮,不等长;子房半下位,通常3-4室,每室胚珠多数,花柱3-4,丝状,长约2厘米。蒴果宽椭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1.3厘米,花柱宿存;种子扁平,周围具斜翅。

生长特性

黄山梅为阴性草木,不耐强光照射,喜温凉、湿润、富含有机质的酸性黄棕壤的生境,常在落叶阔叶林下阴湿之地呈小片生长。分布区年平均温约7.7℃,1月平均温-3.4℃,7月平均温17.8℃,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相对湿度约90%。浙江西部其上层树种主要为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Hemsl.、华东桤叶树ClethrabarbinervisSiebetZucc.、圆锥绣球HydrangeapaniculataSieb.等;伴生植物主要有窄头橐吾Ligulariastenocephala(Maxim.)Matsum.etKoidz.、油点草TricyrtismacropodaMiq.与阔鳞鳞毛蕨Dryopterischampionii(Benth.)C.Chr.exChing等。本种新芽于3月上中旬萌动出土,4月上旬展叶。花蕾于6月下旬出现,7月上旬开花,可延至8月。蒴果于9--11月成熟。

分布范围

浙江(天目山、龙塘山)、安徽(黄山、清凉峰)

黄山梅分布区域较窄,且呈跳动性分布,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安徽与黄山和浙江天目山,由于森林砍伐,生境破坏以及挖根入药等原因,致使植株日益减少,已处于濒临状态。此外,日本也有少量分布。黄山梅生长的环境条件比较持殊;在黄山地区大多生长在海拔1500一1700米高山的北坡,如北海的峡谷中就有成片的分布。多与天女花、马褂木,长柄山毛掸、黄山杜鹃、中华、龙须草等伴生。它比较耐寒,能耐零下20℃的低温。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天然分布区内土壤均为高山腐殖质土,有机质丰富,排水透气性良好。它要求有较高的相对湿度,年平均湿度须达75%以广,并且经常处在云雾缭绕之中。笔者曾做过引种驯化试验,在海拔300一400米的地带,选择遮荫良好的场所种植,也能正常越夏和开花结实。

保护状况

保护价值

黄山梅为单种属植物,是黄山梅亚科Kirengeshomoideae唯一的代表种,也是中国、日本间断分布的典型种类。对于阐明虎耳草科的种系演化以及中国和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均有科研价值。

保护措施

已在安徽歙县清凉峰、黄山及浙江临安县西天目山设置自然保护区,对黄山梅进行保护。杭州植物园已引种保存。

栽培要点

黄山梅的繁殖和栽培并不十分困难。可采用播种育苗,但种子发芽率不很高,且生长缓慢,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分株繁殖,深秋或早春,从野外连根掘起块茎,再从块茎间结合比较薄弱处摊开,每一块都须具有1—2芽,然后进行栽种,当然,要注重保护资源,切忌乱掘滥挖。栽培用土可选高山腐殖土,浇灌用水以河水和糖水为好,切忌水中含有氯离子及碱性物质,否则会造成烂根。为减少夏天遮荫的麻烦,可将植株栽种在大树的间隙中,借树冠的浓荫,降低地面的温度和减小光照强度。炎热和夏季,植株叶面要经常喷水,以确保其安全越夏。

声明:本文 黄山梅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