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
重点介绍苘麻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苘麻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苘麻的属性介绍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菊科
种:雏菊
类型:草本类
苘麻,锦葵科(Malvaceae)苘麻属一年生草本。又名青麻。韧皮纤维作物。苘麻是苘麻属植物,茎长而直,叶心形,被茸毛,花黄色,茎皮产生一种长而强韧的纤维,可用来制麻绳、麻袋,因此有时栽培,原产印度,但在热带和温带地方作为逸生植物被广泛归化。
简介
苘麻【药材名】苘麻【拉丁名】AbutilontheophrastiMedic【别名】菻,白麻,青麻,野苧麻,八角乌,孔麻【名称考证】苘麻(《唐本草》),又名:菻(《说文》)、白麻(《纲目》)、青麻、野苧麻、八角乌、孔麻【科目来源】锦葵科植物【药用部位】苘麻的全草或叶。本植物的根(苘麻根),种子(苘实)亦供药用。【性味归经】《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苦,平。”入脾、胃二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滋补肾阴。治痈疽肿毒、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资源分布】分布全国各地。【古籍考证】出自《唐本草》;《纲目》:“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如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作麻。其嫩子。小儿亦食之。”【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芸香甙(Rutin)0.2%。【相关选方】治痈疽肿毒:苘麻鲜叶和蜜捣敷。如漫肿无头者,取鲜叶和红糖捣敷,内服子实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原生形态】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青麻、野苧麻、八角乌、孔麻。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达3~4米。茎直立,具软毛。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8~18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2.5厘米,粗壮;花萼绿色,下部呈管状,上部5裂,裂片圆卵形,先端尖锐;花瓣5;黄色,较萼稍长,瓣上具明显脉纹;雄蕊简甚短;心皮15~20,长1~1.5厘米,顶端平截,轮状排列,密被软毛,各心皮有扩展、被毛的长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开;种子肾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国各地。【参考出处】《唐本草》,《纲目》【相关药材】华苘麻苘麻根苘麻子【关键词】清热解毒滋补肾阴痈疽肿毒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
2名
【中药名】苘麻(
声明:本文 苘麻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