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密苞山姜

密苞山姜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9-18 18:15:33

重点介绍密苞山姜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密苞山姜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密苞山姜(学名:AlpiniadensibracteataT.L.WuetSenjen)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5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并具细尾尖,基部渐狭,边缘绒毛;叶柄、叶舌及叶鞘均被绒毛。穗状花序顶生,总花梗近于无,苞片披针形,或卵形,每一苞片内有花;小苞片披针形,果时宿存;花芳香;花萼筒状,裂片长圆形,唇瓣菱状卵形或不明显三裂,边缘波状,中央有条纹;柱头杯状,果球形,6-8月开花结果。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西等省区;生于山谷中密林荫处。(概述

密苞山姜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AlpiniadensibracteataT.L.WuetSenje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芭蕉目

科:姜科

种:密苞山姜

亚科:姜亚科

族:姜族

属:山姜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株高1-1.5米。

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4-7厘米,顶端渐尖,并具细尾尖,基部渐狭,边缘及先端密被绒毛;叶柄长5-20毫米;叶舌2裂,长约1厘米,叶柄、叶舌及叶鞘均被绒毛。

穗状花序顶生,长10-16厘米,总花梗近于无,基部具一线形的总苞片,长8-9厘米,宽8-10毫米;苞片披针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密集;每一苞片内有3枚小苞片和3朵花;小苞片披针形,长5-10毫米,苞片和小苞片均密被绒毛,果时宿存;花芳香;花萼筒状,长1-1.5厘米,顶端具明显三齿,外被绒毛;花冠管长1.2厘米,裂片长圆形,长6毫米,内凹;唇瓣菱状卵形或不明显三裂,长7毫米,中部宽5毫米,顶端2裂,边缘波状,中央有条纹;花丝长5毫米,花药长4毫米;柱头杯状,具缘毛,超出于药室之上。

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顶端有宿萼。花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环境,选择疏林下、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圃地,定植前将圃地进行深翻25-30厘米,清楚杂草及草根,然后耙细整平,施入腐熟肥做基肥与土壤拌匀备用。

分布范围

产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西等省区;生于山谷中密林荫处。模式标本采自广东龙门。

繁殖方法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种子成熟多在11月中下旬,当种子有青变红时,选取生长红果皮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剪下果序,摘下红色球果,置清水中浸泡,搓洗去除红色果皮和白色种衣,于阴凉处用筛子沥干种子表面水分,最后将种子均匀播于室外疏林下沙坑中,覆沙1-2厘米,种子间距1厘米保持沙子湿润。

移栽定植:沙播种子约4个月后出苗,出苗率大于90%,且出苗整齐。出苗后2个月左右(翌年5-6月)、当幼苗长出2片约4厘米的叶片后,及时移栽至有散射光的疏林下,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栽后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移栽及易成活。

分株繁殖:成年山姜植株长势健,蓬径大,根茎处萌芽数量多,适于分株繁殖,全年可进行。

栽培技术

定植:在整好的土地上,按照5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开穴,每穴放入3-4个小兜,覆土压实,浇足水,注意,山姜根系较浅,勿栽植过深,约半个月萌发新芽。

施肥:移栽成活后,进行少量多次薄施腐熟豆饼肥。每月1-2次,9约进行追肥,翌年4约在施肥。

实生苗可在定植后1年半,老株分兜苗可在定植后1年长成株型良好、具有观赏价值的株丛。

近种区别

该种和革叶山姜不同之处在于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4-7厘米,边缘密被绒毛;花序较长,长10-16厘米,每一苞片内有3朵花;唇瓣菱状卵形,长7毫米。

声明:本文 密苞山姜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