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菅
重点介绍毛菅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毛菅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毛菅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AlpiniaformosanaK.Schum.
别名:台湾月桃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芭蕉目
科:姜科
种:美山姜
亚科:姜亚科
族:姜族
属:山姜属
类型:草本类
毛菅种名:毛菅学名:ThemedatrichiataS.L.ChenetT.D.Zhuang
别名:
科:禾本科属:菅属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广西等省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基部具较粗长的气生根,高约1.5米,较粗壮,暗淡褐色,扁圆形,疏生长毛,近节部分特密,叶鞘包秆,背脊至近鞘口明显,鞘口附近一段被毛亦特密;叶舌膜质,顶端撕裂;叶片线形,长40-80厘米,宽4-6毫米,基部微收缩,顶端长渐尖,主脉明显,表面下凹,背面突起,密生长毛。伪圆锥花序由具长梗的总状花序聚成镰状簇再成扇状花束,花序分枝及花序梗纤细,均被长毛,近节处特密,分枝处托有叶状佛焰苞;佛焰苞长披针形,向上渐短小,疏生长毛;总状花序由9小穗组成,下托舟形佛焰苞;佛焰苞长4-6厘米,顶端长渐尖,边缘膜质;总状花序梗长2-8厘米,被长毛,毛向顶端尤密。总苞状2对小穗不着生在同一水平面,每对中1近无柄小穗,中性,另1具1-3毫米的短柄,常为雄性;第一颖草质,披针形,被短柔毛,边缘内卷,第二颖披针形,膜质;第一外稃稍短于第二颖,狭,透明膜质。边缘具纤毛;第二外稃与第一外秤相似,雄蕊3-0。无柄小穗两性,长约1厘米(除芒长);颖革质,被棕褐色柔毛;第一外稃披针形,膜质;第二外稃线形,退化成芒基;芒长2-4厘米,膝曲,芒柱旋扭;鳞被2,雄蕊3;花柱分离,柱头帚状。有柄小穗与总苞状小穗相似。花果期8-12月。本种与云南菅Th.yunnanensisS.L.ChenetT.D.Zhuang相近,但叶鞘,秆(特别是近节处)、花序梗、总状花序梗、佛焰苞及叶均密生长毛,总状花序长约2厘米(除芒外),无柄两性小穗密生黄棕色柔毛,可以区别。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阳处。
声明:本文 毛菅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