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褶虾脊兰
重点介绍三褶虾脊兰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三褶虾脊兰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三褶虾脊兰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Fritillariakarelinii(Fisch.)Baker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族:百合族
属:贝母属
类型:草本类
种名:三褶虾脊兰
学名:Calanthetriplicata(Willem.)Ames
别名:
科:兰科属:虾脊兰(根节兰)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福建南部(南靖)、台湾(广布于低海拔山区)、广东西南部和北部(信宜、乳源、乐昌)、香港、海南(崖县、保亭、陵水、琼中)、广西(龙州、靖西、天峨、都安)和云南(屏边、西双版纳至中甸)。生于海拔1000—1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国外分布:广布于从日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邻近一些岛屿以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
形态特征:
根状茎不明显。假鳞茎卵状圆柱形,长1—3厘米,粗1—2厘米,具2—3枚鞘和3--4枚叶。假茎不明显。叶在花期全部展开,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0厘米,宽达1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为柄,边缘常波状,两面无毛,或有时在背面疏被短毛;叶柄长达14厘米。花葶从叶丛中抽出,直立,长达70余厘米;花序柄被2—3枚筒状鞘和数枚苞片状叶,密被短毛;总状花序长5—10厘米,密生许多花;花苞片宿存,草质,向外伸展,卵状披针形,长1--2厘米,基部上方宽5—10毫米,先端急尖,边缘多少波状,被毛或有时近无毛;花梗和子房白色,纤细,斜立,长达4厘米,被短毛;花白色或偶见淡紫红色,后来转为桔黄色;萼片和花瓣常反折,质地较厚,干后变黑色;中萼片近椭圆形,长9--12毫米,中部宽4.5--5.5毫米,先端锐尖或具细尖头,具5条脉,其中中间3条较明显,背面被短毛;侧萼片稍斜的倒卵状披针形,比中萼片稍大,具5条脉,背面被短毛;花瓣倒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短,基部上方宽3--4.5毫米,先端圆钝或近截形并具细尖,基部收狭为爪,具3条脉,仅中脉较明显,近先端处有时有不等侧的缢缩,背面常被短毛;唇瓣基部与整个蕊柱翅合生,比萼片长,向外伸展,基部具3--4列金黄色或桔红色小瘤状附属物,3深裂;侧裂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楔形;中裂片深2裂;小裂片叉开,与侧裂片近等大,两裂片中央具1个短尖头;距白色,纤细,圆筒形,伸直,长(6--)12--15毫米,末端钝,外面疏被短毛;蕊柱长约5毫米,上端扩大,疏被短毛;蕊喙2裂;裂片近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近截形;药帽在前端稍收狭,先端稍尖;花粉团棒状,每一群中有2个较小,长2—4毫米,具明显的花粉团柄;粘盘小,近椭圆形。花期4—5月。
声明:本文 三褶虾脊兰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