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嵩草
重点介绍不丹嵩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不丹嵩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不丹嵩草(学名:Kobresiaprainii):为禾本目莎草科嵩草属的一个植物种。产于西藏;生长于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海拔4100-5300米。不丹也有分布。
不丹嵩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HordeumbogdaniiWilensky
别名:斑叶凤梨
门:木贼门
纲:木兰纲
亚纲:百合亚纲
目:禾本目
科:莎草科
种:不丹嵩草
亚科:姜亚科
族:姜族
属:薹草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秆密丛生,高10-25厘米,粗1-1.5毫米,稍坚挺,下部圆柱形,上部钝三棱形,平滑,基部具淡褐色宿存叶鞘。叶短于秆,线形,宽不及1毫米,腹面有沟,边缘稍粗糙。
穗状花序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圆柱形,长2-3厘米,粗2.5-3毫米;雌花序圆柱形或长圆状圆柱形,长1-3.5厘米,粗2-3毫米,支小穗多数,密生呈覆瓦状。
雄花鳞片覆瓦状排列,狭长圆形,长5-6.5毫米,顶端钝,纸质,两侧淡褐色,具宽的白色膜质边缘,中间黄色,有1条中脉,内有雄蕊3枚;雌花鳞片狭长圆形,长5-6.5毫米,顶端钝或近圆形,无短尖,纸质,两侧淡褐色,具宽的白色膜质边缘,中间黄色,有3条脉。先出叶囊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4-6毫米,膜质,下部黄白色,上部淡褐色,在腹面,边缘连合至顶部,背面具微粗糙的2脊,脉不明显,顶端渐狭呈短喙,喙口斜裂。
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扁三棱形,长约2.5毫米,成熟时褐色,基部几无柄,顶端无喙,不伸出先出叶之外;花柱短,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退化小穗轴扁,长为果的1/2。花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海拔4100-53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西藏,不丹也有分布。
声明:本文 不丹嵩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