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伯氏马先蒿

伯氏马先蒿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7-28 10:15:34

重点介绍伯氏马先蒿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伯氏马先蒿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伯氏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petitmenginii)为玄参科马先蒿属的植物,为我国特有种,产四川一西部及西北部,生于海拔3,100-3,850米的林下,林缘及草地上。

伯氏马先蒿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edicularispetitmenginii

别名:勃逻回、勃勒回、菠萝筒、大叶莲、三钱三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玄参科

种:博落回

亚科:鼻花亚科

族:鼻花族

属:马先蒿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干时变为黑色,高约15-40厘米或更高,被短毛或近于无毛。

根垂直向下,长约8-10厘米,直径约2.5毫米,圆锥形,侧根线状,仅1-2条或无,填根多集中于上部,在根与根茎相接处常有少数三角形厚膜质鳞片,根茎一般很短,但偶然亦有伸长达5厘米者,上生多数须状根。

茎少单出,多4-6条,基部与上部均有分枝,中空,基部不木质化,稍具稜角,被短毛或近于无毛,无毛线。

叶基出者早落,茎生者下部的假对生,上部的互生,具长柄,柄长1.5-2.5厘米,扁平,沿中肋具狭翅,被短毛,边缘疏被毛;叶片卵状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膜质,长约3-5.5厘米,宽约1-1.7厘米,上面疏被短毛或近于无毛,下面沿脉被长毛,并杂有白色肤屑状物,缘羽状全裂,裂片每边8-12枚,线状披针形至狭长圆形,长达1厘米,宽达5毫米,基部下延沿中肋构成狭翅,边缘有羽状浅裂,裂片有锯齿,齿端急尖,上有胼胝质小刺尖。

总状花序顶生,伸长,长可达茎枝本身的1/2或1/3;苞片叶状而小,裂片亦少;花梗甚长,达2-3厘米,纤细,密被短毛;萼管卵形而斜,长约4-5毫米,外被白色长柔毛,前方开裂至管的中部,主脉3条,仅略粗于多数的次脉,在萼管上部均为侧脉串建成网纹,下部无,萼齿3枚,绿色而质较厚,约与管等长或稍短,齿不等,后方的一枚仅侧齿的半长,钻形全缘或上部略作叶状,侧齿较大,团扇状或叶状卵形而有柄,上部有缺刻状大锐齿,齿端有胼胝质小刺尖;花冠长约11-15毫米,管及下唇为白色或淡黄色,盔部色较深,紫色或紫红色,花管伸直,长约6-7毫米,比萼管长,外微被短毛,盔直立部分短,上端以直角向前转折成为含雄蕊部分,后者稍膨大,强烈向右扭折,使其顶朝下,前方渐细成一线形的喙,长约5-6毫米,作S形向上弯曲,由于舍有雄蕊部分的扭折而反指向上,自盔额起直至绢的2/3处生有狭鸡冠状凸起一条,其最宽处在额前1.5毫米处,喙端微凹,下唇宽大,多以直角开展,3裂,有缘毛,中裂甚小于侧裂,大部向前凸出,上部约为横的椭圆形,基部楔形渐狭为明显的柄,长约2毫米,侧裂椭圆形,基部耳形;雄蕊着生于花管的中部,两对花丝线全被长柔毛;子房卵圆形,长约2.5毫米,柱头伸出于喙外。

蒴果斜圆卵形,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基部约一半为膨大的宿萼所包,端有钩状小凸尖。

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100-3,850米的林下,林缘及草地上。

分布范围

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一西部及西北部。

声明:本文 伯氏马先蒿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