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海南节毛蕨

海南节毛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6-20 08:21:03

重点介绍海南节毛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海南节毛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海南节毛蕨(学名:Lastreopsissubrecedens)为叉蕨科节毛蕨属下的一个种。特产海南(儋县,红毛山)

海南节毛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Lastreopsissubrecedens

别名:蛤蟆草

门:蕨类植物门

纲:薄囊蕨纲

亚纲:百合亚纲

目:水龙骨目

科:叉蕨科

种:中华双扇蕨

亚科:藨草亚科

族:藨草族

属:节毛蕨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植株高50-60厘米。根状茎斜升,粗6-8毫米,顶部与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5-6毫米,深褐棕色并有光泽,全缘,厚膜质,先端纤维状,上部稍卷曲。叶近簇生于根状茎顶部;叶柄长25-30厘米,基部粗约3毫米,棕禾秆色,上面有浅沟,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叶片五角形,长25-30厘米,基部宽约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基部三回羽状,向上部二回羽状;羽片8-10对,对生,下部的相距4-5厘米,斜向上,基部一对的柄长约5毫米,第二对以上无柄,彼此接近;基部一对羽片最大,长三角形,长12-15厘米,基部宽8-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截形而不对称,基部下侧一小羽片明显伸长;第二对羽片椭圆披针形,长10-12厘米,基部宽3-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基部有一对近分离的小羽片,向上部深羽裂达有狭翅的羽轴;基部一对羽片的小羽片10-12对,互生,斜向上,无柄,下部3-4对分离,向上部的其基部与羽轴合生并稍下延,彼此接近;基部下侧一小羽片最大,披针形,长7-8厘米,基部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深羽裂达有狭翅的小羽轴;裂片10-12对,互生,彼此接近,斜向上,椭圆形,长1.2-1.8厘米,基部宽5-6毫米,钝头,边缘有粗锯齿至浅裂。叶脉羽状,小脉单一或偶为二叉,上面隆起,下面不明显。叶薄纸质,干后淡褐色,两面均密被开展的有关节的淡棕色长毛;叶轴、羽轴、小羽轴及主脉均为暗禾秆色,两面均密被开展的有关节的淡棕色长毛。孢子囊群圆形,每裂片有2-4对,着生于小脉顶端,接近叶缘,无囊群盖。

生长环境

海南节毛蕨常生长于河边。

分布范围

海南节毛蕨特产于海南(儋县,红毛山)。

相关物种

海南节毛蕨、台湾节毛蕨

命名来源

命名来源:[BulletinoftheFanMemorialInstituteofBiology:8(4):160-1611938]中国植物志:6(1):057

声明:本文 海南节毛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