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棉
重点介绍羊角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羊角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直立灌木,高达2米,具乳汁;枝条无毛,具灰白色的皮孔。
羊角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AlstoniamaireiLévl.
别名: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龙胆目
科:夹竹桃科
种:羊角棉
亚科:杜鹃花亚科
族:杨桐族
属:鸡骨常山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达2米,具乳汁;枝条无毛,具灰白色的皮孔。叶薄纸质,3-5片轮生,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窄楔形,长4-13.5厘米,宽0.8-2.5厘米,两面无毛;侧脉每边27-66条,脉距约1.5毫米,与中脉成45°-55°伸出;叶柄长0.8-1.5厘米。花白色,多朵组成顶生或近顶生的总状式聚伞花序;总花梗长1.5-3.5厘米;花梗长3-12毫米,无毛;萼片三角形,长1-2毫米,两面无毛;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细长,长1-2厘米,近喉部膨大,下部柔弱,外面无毛,内面在膨大处被短柔毛,裂片长圆形,长6-10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2.5毫米,花丝极短,着生在花冠筒膨大处;子房长约1.5毫米,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每心皮有胚珠多颗,花柱长6.5毫米,柱头棒状,顶端2裂;花盘由2枚舌状鳞片组成与心皮互生,高达子房一半。蓇葖双生,线形,长5-10厘米,直径0.3-0.5厘米,外果皮绿色;种子长圆形,长约7毫米,扁平,稍向腹部弯曲,两端被黄白色缘毛。花期5-10月,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分布范围
为我国特有种,产于云南、贵州和四川。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山地疏林下岩石上。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主要价值
根、叶捣碎民间用来治刀伤出血和治疮毒。
毒性:叶有大毒[A-19]。
化学成分:含吲哚生物碱。
毒理:含吲哚生物碱。
【别名】小鸡骨常山、闹狗药
【来源】夹竹桃科羊角棉AlstoniamaireiLevl.,以叶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外用治刀伤出血和疮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声明:本文 羊角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