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小口小金发藓

小口小金发藓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6-09 09:48:30

重点介绍小口小金发藓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小口小金发藓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小口小金发藓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WoodsiasinicaChing

别名: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真蕨目

科:岩蕨科

种:肾蕨

亚科:鸡蛋花亚科

族:珍珠菜族

属:岩蕨属

类型:地被类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XiǎoKǒuXiǎoJīnFāXiǎn

【英语】microstomiaPogonatum

【别名】小口杉叶藓、大蒴小金发藓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小口小金发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ummicrostomum(schwaegr.)Br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物体较挺拔,幼时暗绿色,老时赤褐色。茎单一,稀有1-2分枝,高2-10cm,基部密生假根。叶多集生于上部,紧贴茎上,似不卷曲,湿时倾立,阔披针形,基部卵圆半鞘状,上部阔披针状,短尖,叶缘具多细胞组成的锐齿;中肋粗达叶尖,腹面满布栉片,高4-5个细胞,顶细胞呈双驼峰状。雌雄异株。蒴柄单生或多枚丛生,长2-3cm,红色;孢蒴圆柱形,蒴盖有长喙;蒴帽兜形,具共色长绒毛。植物体较挺拔,幼时暗绿色,老时赤褐色。茎单一,稀有1-2分枝,高2-10cm,基部密生假根。叶多集生于上部,紧贴茎上,似不卷曲,湿时倾立,阔披针形,基部卵圆半鞘状,上部阔披针状,短尖,叶缘具多细胞组成的锐齿;中肋粗达叶尖,腹面满布栉片,高4-5个细胞,顶细胞呈双驼峰状。雌雄异株。蒴柄单生或多枚丛生,长2-3cm,红色;孢蒴圆柱形,蒴盖有长喙;蒴帽兜形,具共色长绒毛。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土上或石上薄土表面。四季均可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湖南、西藏等省区。

【性状】1.性状鉴别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株长2-8cm,暗绿色或赤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茎单一,稍有1-2分枝,基部密生细假根,叶密集于茎上部,披针形,短尖,边缘有锐齿,略内卷;中肋粗,棕色,直达叶尖,腹面布满栉片。有的可见细长、红色的蒴柄,孢蒴圆柱形,蒴盖有长喙,蒴帽被黄色长毛。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叶中肋横切面:栉片高4-5个细胞,单行排列,顶端细胞呈双瓶状。

声明:本文 小口小金发藓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