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半圆盖阴石蕨

半圆盖阴石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7-30 16:56:32

重点介绍半圆盖阴石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半圆盖阴石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半圆盖阴石蕨是一种骨碎补科、阴石蕨属类生物,根状茎横走,木质,两侧稍压扁,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卵圆形,红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叶片阔三角状卵形,羽片互生,斜向上,小羽片互生,裂片椭圆形,叶革质,干后棕色,孢子囊群生于裂片上缘。生林中树干上。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半圆盖阴石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Humataplatylepis(Bak.)Ching

别名:白毛蕨、树蕨萁(云南)、倒水莲、白龙鸡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骨碎补科

种:半栉小赤藓

属:阴石蕨属

类型:地被类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35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1厘米,木质,两侧稍压扁,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2厘米,宽约1.5毫米,基部卵圆形,红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柄长12-14厘米,粗约2.5毫米,棕色,无鳞片;叶片阔三角状卵形,长18-25厘米,宽12-18厘米,渐尖头,基部近圆形,三回深羽裂或三回羽状;羽片10-15对,互生,斜向上,彼此接近,基部一对较大,长10-12厘米,宽约4厘米,长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近对称,上侧紧靠叶轴,具短柄(长3-5毫米),二回深羽裂或二回羽状;小羽片10-12对,互生,上先出,有极短柄或近无柄,略斜向上,彼此接近或略疏离,基部一对或上侧一片略较大,椭圆披针形,长2-3.5厘米,宽0.7-1.2厘米,急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楔形,上侧与羽轴平行,羽状或深羽裂几达小羽轴;裂片椭圆形,基部上侧一片较大,长3-4毫米,宽约2毫米,全缘或上缘有一角状浅裂;从第二对羽片起向上逐渐缩短,披针形,二回浅羽裂,裂片全缘。叶脉不明显,小脉单一或分叉。叶革质,干后棕色,光滑。孢子囊群生于裂片上缘,通常每裂片1-2枚;囊群盖半圆形,宽过于高,全缘,棕色,以阔基部着生,两侧分离。

生长环境

生林中树干上,海拔1400-1530米。

分布范围

产广西(凌乐)、贵州(三合、安龙)、云南(蒙自、广南、佛海、南娇、勐海)。

主要价值

药名,半圆盖阴石蕨

功效,祛风解痉、利水化湿、续筋接骨。

功效分类,祛风药;利水药

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

主治,用于锁口风、水肿、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祛风解痉,利水化湿、接骨续筋的功能。用于破伤风、扁桃体炎、肾炎;外用治风湿痛、跌打损伤、骨折。

性味归经:苦涩,凉。入肺、肝、脾、肾四经。

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彝药】咪申丝:全株治尿路感染,黄疸,便秘,肠梗阻《滇省志》。【基诺药】哲它搭瞥把墨:根状茎外用治骨折《滇省志》。【景颇药】肋过得览坐:根状茎治风湿,腰痛《滇省志》。【拉祜药】奢打哈:根状茎治跌打,刀伤,风湿,骨折《滇省志》。【纳西药】机始:根状茎治跌打损伤,腰痛;全株治中暑,头晕。【布朗药】打哇互苦:鲜根茎捣敷疮疖《滇省志》。

根状茎:苦、涩,凉。祛风解痉,除湿利水,续筋接骨。用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

声明:本文 半圆盖阴石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