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蜻蜓兰
重点介绍台湾蜻蜓兰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台湾蜻蜓兰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学名:TulotisdevoliiT.P.LinetS.Y.H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
台湾蜻蜓兰的属性介绍
类型:花卉类
学名:TulotisdevoliiT.P.LinetS.Y.Hu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蜻蜓兰属Tulot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35厘米。根状茎指状,肉质,细长。茎直立,基部具2枚筒状鞘,鞘之上具2枚大叶,叶之上还有2-3枚苞片状小叶。通常下面的1枚较长,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10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并抱茎。总状花序具多数疏生或较密生的花,长10-25厘米;花苞片直立伸展,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部的较子房略长或等长;子房圆柱形,扭转,稍弧曲,连花梗长8-10毫米;花较小,黄绿色;中萼片直立,宽卵形,凹陷呈舟状,长3毫米,宽3毫米,先端纯,具3脉;侧萼片张开或反折,斜卵形至长椭圆形,长4.5毫米,宽2.7毫米,先端钝,具3脉;花瓣直立,斜卵状披针形,长4毫米,宽1.5毫米,与中萼片相靠合且较狭,先端钝,具1脉;唇瓣向前伸展且向下弯曲,肉质,长约8毫米,基部宽约5毫米,基部具距,基部两侧各具1枚四方形或钝三角形的侧裂片,侧裂片长2毫米,宽1毫米,前部截平,先端稍尖;中裂片舌状披针形,长6毫米,宽2毫米,先端钝;距细长,细圆筒状,下垂,长10-13毫米,末端稍狭,长于子房。花期6-9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关山、阿里山、哑口)。生于海拔1900-2400米的山坡林下阴处。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关山)。
本种提示:
据林赞标(T.P.Lin)先生于1987年在《台湾兰科植物》中介绍井上健(K.Inoue)先生曾在东京大学的标本馆中对PlatantheralongicalcarataHayata的模式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他发现此模式标本(采自峦大山和关山)实际上乃是两种不同植物标本的混合,而早田文藏(Hayata)对此新种的描述似乎是依据同时得到的那两种标本作的,井上健细审采自峦大山的植物标本发现其较吻合原来的描述,选定为P.longicalcarataHayata种的模式,而采自关山的植物确系林赞标等于1976年发表的TulotisdevoliiT.P.LinetT.W.Hu的种。
植物图片:
声明:本文 台湾蜻蜓兰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