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粉背蕨

粉背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20 09:32:02

重点介绍粉背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粉背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粉背蕨,中药名。为中国蕨科植物粉背蕨AleuritopterispseudofarinosaChingetS.K.Wu的全草。分布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咳化痰,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咳嗽,泄泻,痢疾,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吐血,便血,白带,淋证,跌打损伤,瘰疬。

粉背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AspleniumrutamurariaL.

别名:羽藓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中国蕨科

种:粉背蕨

族:铁角蕨科

属:粉背蕨属

类型:蕨类植物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淡,平。

归经

归肺、脾、肝经。

功效

止咳化痰,健脾利湿,活血止血。

主治

用于咳嗽,泄泻,痢疾,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吐血,便血,白带,淋证,跌打损伤,瘰疬。

相关配伍

1、治百日咳:粉背蕨全草15-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赤痢:粉背蕨全草30g。水煎,加白糖搅和服。

3、治肠痔便血:粉背蕨全草30g。同猪大肠炖服。

4、治瘰疬:粉背蕨全草30g。水煎服。(2-4方出自《江西民间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使用注意

《贵州民间药物》:“忌食生冷食物。”

采集加工

秋后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粉背蕨又名:假粉背蕨。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20~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端密被鳞片;鳞片中间黑色,边缘淡棕色,披针形,先端长钻状。叶簇生;柄长10~30厘米,栗褐色,有光泽,基部疏被宽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叶片三角状卵圆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5~10厘米,基部最宽,三回羽裂,中部二回羽裂,向顶部羽裂;侧生羽片对生或近对生,小羽片5~6对,彼此密接,全缘,叶干后纸质或薄革质,上面淡褐绿色,光滑,下面被白色粉质。孢子囊群由多个孢子囊组成,汇合成线形;囊群盖断裂,膜质,棕色,边缘撕裂成睫毛状。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阴处或石隙处。分布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咳嗽,小儿腹泻,百日咳,淋病,白带,月经不调和跌打损伤等。

相关论述

1、《湖南药物志》:“活血祛瘀,利尿,止痛。主治一切咳嗽,小儿腹泻,腹痛,白带,跌打损伤。”

2、《福建药物志》:“祛痰止咳,利湿祛痰。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声明:本文 粉背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