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褐叶线蕨

褐叶线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03 08:59:01

重点介绍褐叶线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褐叶线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褐叶线蕨(学名:Colysiswrightii)为水龙骨科线蕨属下的一个种。植株高20-5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根密生;鳞片褐棕色,质薄,卵状披针形,长3.16(1.4-6.2)毫米,宽0.73(0.2-1.2)毫米,长宽比4.48(2.79-7.79),顶端渐尖,边缘有疏细锯齿。

褐叶线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ColysiswrightiiChing

别名:爱氏铁线蕨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水龙骨科

种:矩圆线蕨

亚科:星蕨亚科

族:木姜子族

属:线蕨属

类型:蕨类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5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根密生;鳞片褐棕色,质薄,卵状披针形,长3.16(1.4-6.2)毫米,宽0.73(0.2-1.2)毫米,长宽比4.48(2.79-7.79),顶端渐尖,边缘有疏细锯齿。叶远生,叶柄短,长1-3厘米,或近无柄,基部疏生鳞片;叶片倒披针形,长20-35厘米,中部宽2-4.5厘米,顶端渐尖呈尾状,向基部渐变狭并以狭翅长下延,边缘浅波状;叶脉明显,叶轴上疏生鳞片,侧脉斜展,小脉网状,在每对侧脉间有2行网眼,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叶薄草质,干后褐棕色,叶背疏生小鳞片。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网脉上,在每对侧脉间排列成一行,从中脉斜出,直达叶边,无囊群盖,孢子囊群中有鳞片状隔丝着生。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大小为(17.5-45)24微米X41.9(35-81.3)微米。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4-1/3。周壁表面具球形颗粒和缺刻状刺。刺表面有颗粒状物。

生长环境

褐叶线蕨生长在海拔150-1000米的地方。

分布范围

褐叶线蕨产自江西(安远、龙南、寻乌)、福建(南靖、三明、泰宁)、台湾(南投、台北)、广东(封开、高要、连山、平远、清远、始兴、台山、新丰、阳江、英德)、广西(防城、扶绥、桂平、临桂、隆安、龙州、蒙山、南宁、三江、上林、上思、武明、阳朔、瑶山、邕宁)、香港和云南(河口)等省区。土生或附生于阴湿岩石上。日本、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路竹。

附加说明

经过仔细研究标本,发现此种叶背疏被小鳞片,且均具有明显的孢子囊隔丝,为粗筛孔盾状,易与矩圆线蕨C.henryi和绿叶线蕨C.leveillei分开。河口线蕨C.hokouensis虽然叶形较宽,叶脉明显,但也具有明显的鳞片状隔丝,与之归并。线蕨中孢子囊隔丝的发现,说明了其与水龙骨科星蕨亚科中其他属的密切关系。

声明:本文 褐叶线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