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耳形瘤足蕨

耳形瘤足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03 09:18:22

重点介绍耳形瘤足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耳形瘤足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形态特征叶柄长6-12厘米,草质,上面平坦或有阔沟槽,下面为锐龙骨形,即横切面为尖三角形。叶片为披针形,长22-32厘米,中部宽6

耳形瘤足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lagiogyriastenoptera(Hance)Diels

别名:大叶骨牌草、七星剑、旋鸡尾

门:蕨类植物门

纲:薄囊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水龙骨目

科:瘤足蕨科

种:耳形肋毛蕨

亚科:瓦韦亚科

族:毛蕨族

属:瘤足蕨属

类型:蕨类植物

形态特征

叶柄长6-12厘米,草质,上面平坦或有阔沟槽,下面为锐龙骨形,即横切面为尖三角形。叶片为披针形,长22-32厘米,中部宽6-8厘米,向两端渐变狭,顶端为尾头,基部突然变狭,羽状深裂几达叶轴;羽片(或裂片)25-35对,几平展,彼此接近,缺刻尖而狭,中部的长3-4厘米或更长,基部宽约为1厘米,披针形,自基部向外逐渐变狭,顶部为渐尖,边缘下部为全缘,上半部有较细锯齿;羽片向基部逐渐缩短到长的1厘米,自此向下有2-10对羽片突然收缩成为长半圆形互生的小耳片,阔不及4毫米。叶脉几开展,纤细,二叉或单一,近叶边略向上弯弓,达于锯齿,两面可见。叶为草质,干后为绿色或黄绿色,叶轴下面为锐龙骨形,上面有一深阔沟。能育叶和营养叶同形,但柄较长,14-17厘米;羽片12-16对,强度收缩成线形。宽约2毫米,长约2.5厘米,彼此远分开,有短柄,顶端为尖头,下面满布孢子囊羣,中脉隐约可见。

本种形体变异很大,有一大形变种:var.majorChing,l.c.不育叶片远较大,中部宽达17厘米。羽片长达9厘米,顶部有粗大尖锯齿,能育羽片长达8-10厘米。贵州特产,甚为普通。

分布范围

产于四川(峨眉山)、云南、广西、贵州、台湾。也分布于越南、琉球羣岛,菲律宾。在分布区内为常见的一种蕨类。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名】:耳形瘤足蕨

【拼音】:ERXINGLIUZUJUE

【来源】:为瘤足蕨科植物耳形瘤足蕨根茎。

【功效】:解表散寒。

【主治】: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症。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12一18克,水煎服。

【别名】:小牛肋巴(四川)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拉丁名】:Plagiogyriastenoptera(Hance)Diels

【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声明:本文 耳形瘤足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