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粗毛鳞盖蕨

粗毛鳞盖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03 09:20:58

重点介绍粗毛鳞盖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粗毛鳞盖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粗毛鳞盖蕨(学名:Microlepiastrigosa(Thunb.)C.Presl):是蕨类植物。植株高达110厘米。根茎长而横走,密被灰棕色长针状毛。叶远生;叶片长圆形,先端渐尖,二回羽状;羽片25-35对,近互生,小羽片2528对,接近,无柄,开展,近菱形,边缘有粗而不整齐的锯齿。叶纸质,干后绿色或褐棕色;孢子囊群小形,每小羽片上8-9枚,位于裂片基部;囊群盖杯形,棕色,被棕色短毛。

粗毛鳞盖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Microlepiastrigosa(Thunb.)C.Presl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目:真蕨目

科:姬蕨科

种:粗毛鳞盖蕨

属:鳞盖蕨属

类型:蕨类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110厘米。根茎长而横走,粗4毫米,密被灰棕色长针状毛。叶远生;柄长达50厘米,基部粗4毫米,褐棕色,下部被灰棕色长针状毛,易脱落,有粗糙的斑痕;叶片长圆形,长达60厘米,宽22-2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不缩短,或稍缩短,二回羽状;羽片25-35对,近互生,相距4-5.5厘米,斜展,有柄(长2-3毫米),线状披针形,长15-17厘米,宽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不对称,下侧略短;小羽片2528对,接近,无柄,开展,近菱形,长1.4-2厘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而与羽轴并行,下侧狭楔形,多少下延,上边为不同程度的羽裂,基部上侧的裂片最大,边缘有粗而不整齐的锯齿。叶脉下面隆起,上面明显,在上侧基部1-2组为羽状,其余各脉二又分枝。叶纸质,干后绿色或褐棕色;叶轴及羽轴下面密被褐色短毛,上面光滑,叶片上面光滑,下面沿各细脉疏被灰棕色短硬毛。孢子囊群小形,每小羽片上8-9枚,位于裂片基部;囊群盖杯形,棕色,被棕色短毛。

生长环境

生林下石灰岩上,海拔在四川及云南为800-1700米。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浙江、台湾、福建,极为常见,在四川及云南东南部少见。日本、菲律宾及南洋各地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医药

全草:微苦,寒。祛湿热。用于时行感冒,肝炎。

附方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主治】: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痰粘或黄、咽炎、黄疸、肝炎。

【性味归经】:微苦,寒。肺、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

【别名】:粗毛鳞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

【拉丁名】:粗毛鳞盖蕨Microlepiastrigosa(Thunb.)Presl.

【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3(R)蕨素D[3(R)一PterosinD)]、2(R),(3(R)一蕨素L、Z(R)蕨素B、O、F、Z(S)蕨素P、Z、(S)、3(S)蕨素C、3(S)蕨素C3一O一B一D葡萄吡喃糖甙。

声明:本文 粗毛鳞盖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品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