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高大耳蕨

高大耳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18 17:21:17

重点介绍高大耳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高大耳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被线形灰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2-44厘米,基部直径5-7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密被线形、披针形灰棕色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状披针形和宽披针形

高大耳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olystichumaltumChingexL.B.ZhangetH.S.Ku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鳞毛蕨科

属:耳蕨属

类型:蕨类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被线形灰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2-44厘米,基部直径5-7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密被线形、披针形灰棕色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状披针形和宽披针形,灰棕色,密生,长达14毫米,宽达4毫米,顶端长渐尖,边缘近全缘或疏生小齿;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38-66厘米,中部宽20-36厘米,顶端急尖,向下不变狭或略变狭,二回羽状;羽片14-18对,对生或近对生,上弯,具短柄,披针形,顶端尾状,向下不变狭,基部不对称或近对称,中部羽片长12-20厘米,宽2.5-3.4厘米,一回羽状;小羽片15-21对,互生,具短柄,镰状狭矩圆形,长1.4-2.3厘米,宽0.6-0.8厘米,顶端急尖,具锐尖头,基部楔形,上侧具极浅锯齿,齿端具短芒,具三角形耳状凸,下侧全缘具短芒,羽片基部一对最大,具缺刻;小羽片具羽状脉,侧脉6-9对,二歧分叉,明显。叶革质,腹面近光滑,背面密被披针形小鳞片;叶轴具线形、披针形灰棕色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状披针形和狭披针形,密生,长达10毫米,宽达2.2毫米,较狭小,顶端尾状,边缘近全缘或具少数小齿;羽轴具卵状披针形、披针形和线形鳞片。孢子囊群圆形,大,灰棕色,每小羽片(4-)8-10对,在主脉两侧各一行或上侧较多,生于小脉近顶处,囊群盖发育不好,不易见。

产地分布:

我国特有种,产四川(雷波、屏山、酉阳)、云南(绥江)等省。生林下,海拔1100-18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绥江县二十四岗。

声明:本文 高大耳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