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乌毛蕨

乌毛蕨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04 09:44:03

重点介绍乌毛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乌毛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乌毛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olystichumsetillosum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鳞毛蕨科

属:耳蕨属

类型:蕨类植物

乌毛蕨植株高0.5-2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黑褐色,先端及叶柄下部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纤维状,全缘,中部深棕色或褐棕色,边缘棕色,有光泽。生长于海拔100-1300米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或溪沟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乌毛蕨

别称龙船蕨

二名法BlechnumorientaleLinn.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亚门真蕨亚门

纲薄囊蕨纲

目真蕨目

科乌毛蕨科

属乌毛蕨属

1植物特征

植株高0.5-2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黑褐色,先端及叶柄下部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纤维状,全缘,中部深棕色或褐棕色,边缘棕色,有光泽。叶簇生于根状茎顶端;柄长3-80厘米,粗3-10毫米,坚硬,基部往往为黑褐色,向上为棕禾秆色或棕绿色,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达1米左右,宽20-60厘米,一回羽状;羽片多数,二形,互生,无柄,下部羽片不育,极度缩小为圆耳形,长仅数毫米,彼此远离,向上羽片突然伸长,疏离,能育,至中上部羽片最长,斜展,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18毫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下侧往往与叶轴合生,全缘或呈微波状,干后反卷,上部羽片向上逐渐缩短,基部与叶轴合生并沿叶轴下延,顶生羽片与其下的侧生羽片同形,但长于其下的侧生羽片。叶脉上面明显,主脉两面均隆起,上面有纵沟,小脉分离,单一或二叉,斜展或近平展,平行,密接。叶近革质,干后棕色,无毛;叶轴粗壮,棕禾秆色,无毛。孢子囊群线形,连续,紧靠主脉两侧,与主脉平行,仅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的羽片能育(通常羽片上部不育);囊群盖线形,开向主脉,宿存。染色体2n=66。

2生态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1300米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或溪沟边。该种为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的pH值为4.5-5.0。

3地理分布

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及西藏(墨脱)、四川(峨眉山、屏山、乐山、江安)、重庆、云南(思茅、河口、孟连、镇康、西双版纳)、贵州(三都、册亨)、湖南(江华、宜章、靖县)、江西(永丰、遂川、兴国、全南、宜丰、萍乡)、浙江(遂昌、南雁荡)。也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日本至波里尼西亚。

4药用价值

中药名:乌毛蕨(图3)乌毛蕨贯众

药用部位:以乌毛蕨的根茎入药。

药性: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的功效。

5园林用途

乌毛蕨形态优美,具有苏铁之风韵,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蕨类。适宜大型盆栽观赏,也适合园林花坛、林下、道旁地栽。

6繁殖培育

孢子繁殖。

声明:本文 乌毛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