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白粉病怎么办

月季白粉病怎么办
月季发生白粉病时,需要将感染疾病的叶片摘除,再将其摆放在通风透气且半阴的环境中,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需要每周向月季花喷洒两次的15%粉锈宁1000倍液,而且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8度之间,并且要让月季花接受全天候的光照。
当月季发生白粉病的时候,起初会在枝叶上呈现不规则的黄绿色小斑,若不及时治疗会随着病情扩大,枝叶生长出白粉病,之后逐渐蔓延到茎叶、花朵上,严重导致叶片枯萎,不开花甚至整株死亡现象。
当发生白粉病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治疗,首先病害发生比较轻微的时候,则可以将病叶进行摘除,然后修剪一下侧枝来保证植株通风透光环境。最后摆放在室内通风透气环境中,有效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
当白粉病比较严重的时候,则可直接用药物进行喷杀。例如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一个星期两次,直到白粉病完全消灭为主。
当病害消灭好了以后就要做好养护措施,将月季摆放在室内通风透气中,室温保持在18-26度间,不可处在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中。每天要适量接受光照,促进植株枝叶生长,注意在光照比较强烈时候可适当遮阴,不可暴晒。
声明:本文 月季白粉病怎么办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月季掉叶子怎么回事
1、缺少光照
月季掉叶子可能是因为缺少光照,植株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通常都会露天养殖,以接受全日照,如果将月季长时间放在荫蔽处,就会导致叶子缺少光合作用而掉落。
2、浇水过多
为月季浇水时要严格控制水量,否则浇水过多,就会造成根部积水,导致植株的根系腐烂掉,从而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降低,使叶片缺水而掉落。
3、施肥过量
月季的健康生长离不开肥料的供给,但是要避免出现施肥量过大或者肥料浓度过高的情况,否则就会烧伤植株的根系,影响养分的输送,而使叶片掉落。
4、病害影响
月季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到黑斑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影响,发病后植株的叶子上就会出现黑色小斑点或者白色粉末,随着病菌的扩散,就会出现叶子掉落等症状。
地栽月季浇水的正确方法
为地栽月季浇水时,要等植株达到最大的耐旱程度时再浇水,以刺激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月季的抗旱性,在月季的花期,应该每隔10天追施一次豆饼水,花期后再将花朵第3片复叶以下部分全部剪掉,使其提前现蕾开花。
为地栽月季浇水时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等植株达到最大的耐旱程度时再浇水,以刺激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而且这种干透浇透的方式,可以增强月季的抗旱性。
地栽月季的开花次数多,需要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才能保证植株旺盛的长势,花期应该每隔10天追施一次豆饼水,施肥后立即浇灌一次晒过的水质,以减少盆土与水的温差。
地栽月季开花后,需要将花朵第3片复叶以下部分全部剪掉,以促发壮实的新枝,提前现蕾开花,然后将长枝截短1/2,避免腋芽萌发迟缓。
在每年7-8月雨季高温时,为地栽月季叶斑病和白粉病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每周为植株喷施一次石硫合剂,连续喷2-3次,当发现有天牛幼虫侵害时,要立即剪除枝梢。
月季叶子发白怎么回事
月季叶子发白可能是植株患上了白粉病,此时就需要对月季花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免病菌感染其他的健康叶片,同时也需要向月季花植株上喷洒灭菌剂,消灭植株上的细菌,同时也需要为月季花定期的通风,让月季花更好的生长。
1、患白粉病
月季叶子发白可能是月季花在生长的过程中被白粉病菌感染,从而导致月季花的叶片发白,此时需要对月季进行适当的修剪,使用刀口锋利的剪刀将月季花发白的叶片剪去,以免细菌感染更多的月季叶片,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2、喷洒药剂
在对月季花进行修剪后,需要为植株定期的喷洒药剂。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喷壶以及一袋灭菌药剂,然后就需要将药剂倒入喷壶中,并且向喷壶中灌满水分,摇晃均匀后将水分直接喷洒在月季植株上,就可以将病菌消灭。
3、提供光照
在后期养护月季花时需要为植株提供适宜的光照,让月季花可以健康的生长,并且在为月季花提供光照时需要注意光照强度,在光照过强时需要为月季花及时的遮阴,避免植株接受的光照过强,导致叶片被灼伤。
4、定期通风
月季花遭受病害可能是因为植株生长的环境通风性过差,所以在后期养护月季花时需要为植株定期的通风透气,提高环境的通风性,并且也需要对月季花进行适当的修剪,剪去植株生长过密的枝叶,提高月季植株间的通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