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细高徒长怎么办

草莓细高徒长怎么办
草莓徒长,会使养分迅速向茎叶转移,影响草莓的产量与品质,这多半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光照,适当的浇水导致的。控制大棚草莓徒长,应通过控温、控水、控肥等“三控”技术措施,保证合适的温度,浇水不要太当,同时不能偏施氮肥,才能控制徒长。
草莓细高徒长怎么回事
草莓徒长,会使养分迅速向茎叶转移,影响草莓的产量与品质,这多半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光照,适当的浇水导致的。
草莓徒长原因
草莓氮素增多后,细胞生理生化反应的信号传导是营养生长为主,土壤中氮肥含量过高就会引起徒长。
草莓徒长处理
控制大棚草莓徒长,应通过控温、控水、控肥等“三控”技术措施,保证合适的温度,浇水不要太当,同时不能偏施氮肥,才能控制徒长。
草莓细高长太高怎么办
草莓长太高了要减少含氮肥料的使用,着重补充磷硼肥,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开花及挂果。
草莓细高徒长修剪
草莓徒长了要修剪老叶、无效叶、匍匐茎,留下5~6张叶就够了,这样能够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生产。
防止草莓徒长方法
草莓播种密度不宜太大,养殖时要及时间苗、假植和定植。加强通风透光,进行肥水管理,同时使用药剂控制徒长。
声明:本文 草莓细高徒长怎么办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草莓走茎怎么繁殖
1、促进生长:为草莓补充稀薄的有机液肥,使走茎变得更加粗壮。2、准备盆土:准备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壤。3、繁殖方法:将草莓走茎压入土壤中,使其与母株相连。4、注意事项:将草莓走茎的养护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
1、促进生长
为了使草莓的走茎可以快速生长,需要在盆土变得干燥时立即为其浇水,然后将植株摆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并为草莓补充稀薄的有机液肥,使走茎变得更加粗壮。
2、准备盆土
繁殖草莓走茎之前,先准备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壤,可以在腐殖土中混合河沙、泥炭土、骨粉等,使其达到松软、透气、排水良好的要求。
3、繁殖方法
当草莓走茎上的小苗已经长出独立根系的时候,将其剪下栽进准备好的土壤中,或者将土壤装进盆中,然后将走茎压入土壤中,使其与母株相连即可。
4、注意事项
草莓走茎在繁殖过程中,需要将养护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而且每天要保证12小时左右的光照时间,日照不足时,可以将其移至室内用灯光代替。
草莓光长藤蔓不开花
草莓只长藤蔓但是难以开花,多是因为生长环境内的营养成分过多,氮肥用量过大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环境内温度太高,或者缺少光照滋养而形成的徒长状况。养殖者要减少氮肥用量,调节光照和温度,也可施加矮壮素控制藤蔓生长。
草莓光长藤不开花,可能是因为营养成分施加的太过充足,导致茎枝藤蔓部分疯长,花朵没有能力继续绽放,由此出现不开花的状况。养殖者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并且适当增加磷酸二氢钾以及硼肥的使用量,帮助草莓开花。
草莓的花期时间在每年4~5月份之间,也就是说要在15℃左右的环境下才能够顺利开花。若养殖环境内的温度过高,草莓就难以开花,并且导致藤蔓的旺盛徒长,因此得马上进行降温措施,否则长时间处于高温状况,草莓也会萎靡。
藤蔓生长的速度太快,可以考虑施加矮壮素等药剂进行控制,减缓草莓的藤蔓生长速度和发育能力,让养分不会被过度快速的消耗。留下来的营养能够供给到花芽花苞上,帮助草莓生长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藤蔓部位若缺少光照,便会形成徒长状况,一旦大面积徒长,不仅有限的营养成分被抢夺,而且没有多余的生长空间给草莓开花。最好每日都要有适量的光照时长作为保障,在不缺光、不接受强光暴晒的同时,用温柔的直射光滋养。
草莓长虫子怎么办
草莓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蚜虫的防治要使用吡虫啉、氧化果乐;红蜘蛛的防治要使用满死净、阿维菌素;白粉虱的防治要使用氯氰菊酯、噻嗪酮。另外,养护草莓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并及时修剪病叶,同时定期进行消毒。
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的口感美味、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草莓分布十分广泛,在养殖草莓的时候,植株很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威胁。草莓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不同的虫害防治方法也不相同。
草莓的蚜虫、红蜘蛛、白粉虱,主要存在于植株叶子背面,会吸取叶片上的枝叶,导致草莓妹子发黄、发卷、枯萎,这些害虫还会传播病菌,影响植株开花、结果,导致植株果实品质降低、草莓减产。
1,蚜虫是一种顽固性害虫,建议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40%氧化果乐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2,红蜘蛛可以使用20%满死净2000倍液或者1.8%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非常好。
3,白粉虱可以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者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防治。
1,养殖草莓要保证良好的通风,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不仅不利于植株的生长,还容易导致植株感染病虫害。
2,发现草莓遭受病虫害威胁后,要及时剪去发病的枝叶并集中烧毁,避免细菌蔓延。
3,日常养护的过程中,要定期使用多菌灵对其进行消毒,保证植株有一个更加优良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