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百科 > 玉米除草剂加尿素能增加药效吗

玉米除草剂加尿素能增加药效吗

编辑:戴聖杰
发布时间:2023-10-23 14:20:00 阅读:0
玉米除草剂加尿素能增加药效吗

玉米除草剂加尿素能增加药效吗

所以能单独喷施除草剂时尽量单独使用,混加增效剂如尿素等,增加了药性,可能会给玉米带来伤害,因此尽量不要喷到植株上,特别是玉米芯叶内,毕竟玉米也是禾本科草本植物。如果你重点是给玉米叶面补充氮肥,那只选择尿素即可,不需加入除草剂。

昨天出去逛了一圈,看到有人在给春玉米喷药,有的是喷杀虫杀蚜剂,有的是喷苗后除草剂。

这个时候给玉米喷杀蚜剂和除草剂是很好的时期,可预防病毒病,又是杂草的幼苗期,对除草剂敏感,容易杀灭。

题主所说问的玉米除草剂可否加尿素,我的建议是可以加,但最好不要喷于玉米芯叶内,以防出现药害或肥害。除草剂加尿素的原因主要是:

1,尿素的协助作用

尿素是很好的酰胺态氮肥,中性肥料,主要是尿素的分子小,还具有"裹协性",就是可协助与之混合的肥料,药物等快速进入植株的体内,提高渗透速度。

当玉米除草剂与尿素混合后,尿素分子会帮助除草剂分子快速渗透到杂草体内,缩短了除草剂的渗透时间,提高了药效。

这就像人徒步到达目的地和搭顺风车到达目的地一个道理,肯定后者所需时间短,而顺风车就是尿素,除草剂就是乘客。

2,吸湿性

尿素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在叶面上延长多停留一段时间,特别是空气湿度大时,更能增加在叶面上的停留时间,如晚上潮湿时。

玉米除草剂大都是内吸或渗透性的,在杂草叶面上停留时间的长短决定其吸收或渗透的多少。

一般来说,无论是药液还是叶面肥,在叶面存留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能达到1个小时以上才好呢。

因此,我们在喷施叶面肥或者是内吸性、渗透性的除草剂时:

一是要求避开烈日和大风喷,最好是在阴天,或者是晴天的上午9-10点前和下午4-5点后。

二是加入适量的湿润剂,如中性的肥皂液,洗涤剂等。

当然了,加尿素也不错,因为它就有吸湿性。

3,补充氮肥

我们在玉米除草剂中加尿素,并不是为了给玉米补充氮肥,因为我们喷施这些东西的重心不一样。

如果你重点是给玉米叶面补充氮肥,那只选择尿素即可,不需加入除草剂。而喷施玉米除草剂重点是喷在杂草上,防除杂草,加尿素的目的是促进杂草旺盛生长,提高吸收力。

氮长枝叶,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可提高光合作用,让杂草生长旺盛,提高吸收力。

可杂草并没有"脑子",它分不清是美食还是毒药,反正就是个吃,长得越旺吃得越多,除草剂和尿素就搭伙进入了杂草体内,结果就是毒从口入,再也吐不出来了。

如果说尿素能给玉米当肥吃,那就是落入土壤中的和叶片不慎沾到的那丁点儿尿素水,可以忽略不计。

除草剂这种东西,虽然有一些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如玉米除草剂对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有效,而对玉米危害小甚至于无。

但是,对于除草剂的使用却有一定的禁忌,也就是说有要求的,如温度,水分,光照,配伍等。毕竟除草剂并不是只除草,一旦使用不当,它也会发威,连作物它也会给你除去。

所以,能单独喷施除草剂时尽量单独使用,混加增效剂如尿素等,增加了药性,可能会给玉米带来伤害.

因此尽量不要喷到植株上,特别是玉米芯叶内,毕竟玉米也是禾本科草本植物。至于说一喷桶内加多少尿素好。

我认为1-3两即可,加多了没等杂草吸收了药液,就先发生了肥害,叶蔫了,那除草剂不就瞎了吗?

声明:本文 玉米除草剂加尿素能增加药效吗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知识拓展

玉米叶子发白是什么病

导致玉米叶子发白的疾病有很多。如果患的是叶斑病,叶子上会长出水渍状病斑,需要用菌毒清和代森锰锌搭配治疗。矮花叶病的症状为心叶褪绿,多由害虫引发,需要用吡虫啉灭虫。矮化病的叶脉上有白色条纹,可用克百威灌根。条纹病会出现褪绿条纹,发现后只能拔除。

玉米秸秆还田的利弊与解决措施

由于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害处一时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这项技术被种植户广泛接受、普遍推广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玉米秸秆找到其他更合适的出路,比如说用它生产加工商品肥料或燃料或饲料还是比较现实的,要比直接还田效果更好。

玉米秸秆还田时由于粉碎不彻底,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耕种。

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秆成了废物,烧火做饭用不着,生产青贮饲料已老化,收砍秸秆费人工,运到地外无处放,一火焚之不允许,没有出路的秸秆着实让农民犯了难。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技专家研制出了玉米收获还田一体机,本着“秸秆来源于田间回归于田间,通过还田肥田实现废物再利用”的原则,看似很好地解决了玉米秸秆的去向问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秸秆体量大、粉碎的细度不够,致使粗糙的秸秆蓄积于田间,给耕作耙耢播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耕翻后的土层悬空透风跑墒,严重影响了下季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如果玉米秸秆能有其他更好的利用价值、更好一点的出路,我看最好还是不要走还田的路。

玉米秸秆还田后由于长期不腐烂,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玉米收获于秋季,秸秆还田于秋季,但秋后到第二年的春季一般都是玉米主产区干旱少雨而且是气温较低的时期。

玉米秸秆还田之后由于没有发酵腐烂的条件,只能是干巴巴地分布于土层中。

不仅当季种植的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发挥不了肥效作用,而且对于夏季作物也因腐烂度不够而产生不了应有的肥效作用。

不仅还田秸秆物料不能及时肥田,而且在秸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还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养分,不仅没有起到蓄肥保水的功效,而且还因悬空土壤造成跑墒失水加重干旱。

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往往会肥力不足,失水严重,致使当季及下季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如其以玉米秸秆还田通过自然腐解肥田为目的,倒不如将玉米秸秆收切后通过堆沤发酵生产土杂肥再施入田间肥效好。

玉米秸秆还田时由于未灭菌杀虫,必然导致病虫害的持续传播和蔓延。

玉米生长季易发多发的真菌、细菌、病毒病及各种虫害虽经多次施药防治,但是再好的措施也不可能防治彻底。

一些致病微生物、害虫虫体及虫卵仍会寄生依附于玉米秸秆上,在进行玉米秸秆还田时这些有害致病源也随之入土生存并继续繁衍传播。

土壤和玉米秸秆残体成为它们的温床,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虫源的数量,必然会加重对下季及后续农作物的危害。

所以被还田的玉米秸秆反而成了污染土壤、传播病虫害的祸源。

与其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倒不如将其粉碎堆沤通过高温发酵灭菌杀虫,然后再施入田间效果理想。

玉米秸秆还田需要机械收割粉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必要的玉米生产成本。

推行农业生产机械化是为了减轻劳动负荷、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一体机的推行,确实是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效,但是机收机割机粉是有成本的。

尤其是秸秆还田是额外增加了支岀,一亩每亩要多化费四、五十元以上,在玉米产量一定而粮价较低的情况下是否进行秸秆还田。

玉米种植户也是不得不算的一笔帐,多花的这份秸秆还田费用基本够下季作物买肥用肥的钱了。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的费用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成本,加重了种植户的负担。

一亩地种玉米需要多少化肥

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施肥,即种肥同下,有一亩地施100斤复合肥的,有施150斤的,还有施60-70斤做底肥,等后来再亩追50-80斤,甚至100斤玉米专用肥的。玉米产量的高低,并不是仅靠肥料就可以获得的,还有光照,温度,水分,品种等都有关。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玉米肯定少不了施肥,那一亩地施多少肥好呢?

没法说,施肥的方法,施肥的时间,肥料的种类,玉米品种,土壤肥力等不同,所施肥的数量肯定不一样,你能说出个准确数?能说出准确数的人,那肯定是专家,可俺不是,所以说不出一个准确数哈。

俺知道,就俺这里来说,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施肥,即种肥同下,有一亩地施100斤复合肥的,有施150斤的,还有施60-70斤做底肥,等后来再亩追50-80斤,甚至100斤玉米专用肥的。

可以这样说吧,各家都有一本经,各家念各家的,经经不相同。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同一地块,同一品种,同时播种,同样管理的情况下,一亩地施100斤复合的要比150斤的产量低些。低多少呢?俺不太清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现如今的施肥方法,浪费是肯定存在的,而且还浪费的不少。不信吗?玉米倒伏就跟施肥过多有关。

不过,玉米收获后基本都是播种小麦,地里除流失,挥发,固定等浪费掉的肥料,剩下的也就不浪费了,有小麦再次吸收利用。

其实吧,玉米产量的高低,并不是仅靠肥料就可以获得的,还有光照,温度,水分,品种等都有关。

您要想玉米产量高,而且还不浪费肥料,那只有一个办法,测土配方施肥,那决对是可靠的,基本可以做到按需所施,浪费的少。

不过,你能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