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百科 > 玉米的最佳种植时间与方法步骤图解

玉米的最佳种植时间与方法步骤图解

编辑:蔡币陵
发布时间:2024-06-07 07:31:52 阅读:0
玉米的最佳种植时间与方法步骤图解

玉米的最佳种植时间与方法步骤图解

玉米是在每年春季的4月份种植,这时候种植,在8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种植玉米时,要先选择适合种植环境的品种,并且要对土壤进行全面消毒,在玉米的生长期,还要对它及时追肥,这样做可以使产量提高。

玉米种植时间

玉米是在每年春季的4月份种植,这时候种植,在8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种植玉米时,要先选择适合种植环境的品种,并且要对土壤进行全面消毒,在玉米的生长期,还要对它及时追肥,这样做可以使产量提高。

玉米生长周期

玉米种子在种植以后大约100-120天左右就能长出玉米了,它的生长阶段是从播种期开始的,期间要经历播种以后的苗期、穗期和花粒期,最后再到长出玉米,可以收获的成熟期。

种植玉米的方法和步骤

1、撒种

玉米在播种时要特别注意一下撒种的深度,要求在3-5厘米之间,土壤比较适合的情况下,它的播种深度只需在3厘米左右即可,种子播种的过深,会导致幼苗出土比较困难。

2、养护

在播种春玉米的时候撒种要均匀一致,以防每行的出苗参差不齐,生长稀疏浪费地块,生长密集幼苗之间又会互相争抢水分和营养,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应该在不浪费土地面积的情况下密植,来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声明:本文 玉米的最佳种植时间与方法步骤图解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知识拓展

玉米是栽稀一点还是密一点好

要想提高玉米产量,一得提高和稳定单穗重量,二得增加亩株数,增加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措施。玉米播种密度过大,在光照,养分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秃顶,穗小,甚至空棵,最大的风险是过密容易造成倒伏。

玉米种密了好还是稀了好,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为了挖掘其增产的潜力,农业部也曾提出"一增四改"的种植措施,"一增"就是增加种植密度,"四改"即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无论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证明,玉米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的情况下,都会提高玉米的单产。

为什么我国的玉米在50年代平均亩产量不足200斤?主要是品种和种植密度不足。

我曾问过父亲,据老人说,50年代的玉米亩留苗仅2000棵左右,又加上品种主要是些农家老品种,肥水又不足,哪有高产。

后来到了60-70年代,开始种杂交玉米品种,密度增加到了2500棵每亩左右,产量达到了200斤以上。

进入90年代,随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普及,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种植密度,再加上高产配套的管理技术,玉米产量大涨,提高到了亩产700斤以上。

从玉米植株的特性来说,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亩株数越多,产量越高。因为玉米不像小麦,水稻可以分蘖,一般玉米都是单穗,即使有俩穗,个头也不是太大。

所以说,要想提高玉米产量,一得提高和稳定单穗重量,二得增加亩株数,增加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措施,而且密度是较容易由人为影响,掌握和控制的栽培措施。

玉米的播种密度得合理,并非越多越好。

多年前,由于播种机并不是单粒精播,出苗后得间苗,留下合适的株数。

我村有一家人由于种种原因没间苗,地里的玉米就像架了风障,一墩有2-3棵,虽然穗数多了,但个头太小,产量低,不到正常管理亩产量的2/3。

玉米播种密度过大,在光照,养分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秃顶,穗小,甚至空棵,最大的风险是过密容易造成倒伏。

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改种耐密型品种,增施肥料,及时浇水等措施得到解决的。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所谓合理密植,应根据所选的玉米品种,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管理条件等不同情况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首先,要根据自己所选品种的特性来确定适宜的密度范围,然后再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来确定适宜的密度范围,如地力情况,肥水是否充足,管理上是否有充足的时间等。

一般来说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

叶片平展的品种,因叶子张扬,容易出现遮荫等问题,但其单株生产能力强,不耐密植,得稀植,靠单株产量来增产,播种密度一般是在亩3500棵左右。

紧凑型的玉米品种,叶片上冲,单株生产能力弱,耐密植,靠增加密度来提高产量,播种密度一般是在亩4000-5000株。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其单株生产能力和耐密性也据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是在亩3500-4000棵。

除了玉米的株型之外,植株的高度,生育期的长短,玉米棒的大小等对合理密植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我们搞不清楚该品种亩株数该是多少的情况下,最好是按照该种子包装袋上推荐的适宜密度进行播种。

现在的玉米种子大都是袋装,而且机械也高端了,可单粒精播,所以育种部门每袋会按该品种的特性留足亩播种量,而且还介绍了株距和行距.

种植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肥水,病虫害防治,是否控旺等,还有适播地区,地力情况等,您可按此选种,并调整好株行距播种和生育期的管理。

玉米芯种植平菇技术全过程资料

使用玉米芯种植平菇的话,一定要选择干燥、新鲜、无霉烂的,然后将其粉碎、发酵。选择合适的平菇品种,按照一层菌种、一层料将聚乙烯筒装满,注意上面一定要用针扎排微孔,这样更有利于其透气,后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

玉米芯种植平菇技术

食用菌栽培料一般有熟料、生料、发酵料三种,而发酵料是比较常用的。发酵料一般要通过堆放发酵的方式,主要步骤包括:

准备配料

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晒干打碎成玉米粒大小的颗粒。然后,将玉米芯、生石灰、麸皮、氮磷钾复合肥按照80%、4%、15%、1%的比例进行配比。将原料混合均匀后,按照水、料比2:1混合,原料充分润湿。

栽培料堆放发酵

将混匀的栽培料堆放发酵,一般发酵12h到1天。期间当发酵到60℃以上时,从上至下,从里到外进行翻堆,共翻动2~3次,确保原料发酵均匀。当栽培料表面出现白色菌丝时说明发酵完成。

装袋接种菌种

接种前确保栽培料温度下降到30℃左右,避免温度过高,烧死菌种,接种时为了确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

一般第一层装菌种,第二层中栽培料,然后再装一层菌种,最后封口。在将装好的菌袋放进大棚前先将大棚内部消毒,不免杂菌污染。

后期管理

菌丝长满后要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0℃左右,保持通风,湿度控制在90%左右。出菇后可以喷施营养液,促进平菇生长缩短采菇时间,保持适当的光照。

使用玉米芯做栽培料过程的注意事项

①加大接种量

玉米芯含糖量较高容易发酵以及种植平菇过程中容易滋生其它杂菌。因此要加大接种量,保证菌丝能够长满整个菌袋,防止其他杂菌生长。

②保持通风

保持大棚通风,定时进行大棚消毒,避免温度过高。菌袋摆放不要过于集中,一般摆放2层,避免过于集中导致温度过高或者不通风。尤其是出菇阶段,温度高容易滋生杂菌,使平菇染病,影响产量及质量。

③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菌袋生长情况,及时将染病或感染杂菌的菌袋检出,清理出去,避免污染其他菌袋。

④控制采收时间

一般在平菇生长至八成熟就可以收获了,收获之后确保将大棚清理干净,避免滋生杂菌。

玉米几月份种植最好

玉米主要是分为春玉米和秋玉米种玉米,春玉米通常在春季的4-5月份种植,当地的温度要达到10度以上才可以播种,秋玉米要在7-8月份种植,温度需在16度以上,我国的地域面积宽阔,各地的气候不同,所以种植玉米的时间也有差别,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种植的时间。

玉米适合几月份种植

玉米主要是分为春玉米和秋玉米种玉米,春玉米通常在春季的4-5月份种植,当地的温度要达到10度以上才可以播种;秋玉米要在7-8月份种植,温度需在16度以上。

我国的地域面积宽阔,各地的气候不同,所以种植玉米的时间也有差别,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种植的时间。

玉米种植方法

1.合理密植:密度要考虑品种的特性,其次,如果施肥量较大的话,适合的种植密度就大,在容易干旱而且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适合较稀疏。

2.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为5-6cm,疏松的砂质土壤,种植的深度应适当的加深,差不多6-8cm合适,如果土壤的水分较大,那么不宜深播,水分较少则应适当深播。

玉米种植注意要点

1.浇水:玉米播种后应该及时浇水,如果施肥量过大,又不及时浇水的话,则很容易造成化肥烧种的后果,而且要适度的浇水。

2.病虫害的防治:玉米是非常容易得病虫害的,比较常见的有小斑病,花叶条纹病、叶枯病、灰斑病、锈病、褐斑病、叶斑病等,所以在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应该以防治为主,早发现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