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春玉米几月份种植最好

河南春玉米几月份种植最好
河南春玉米适合在4月下旬-5月上旬种植,此时土壤表层5-10cm深的地温稳定在10℃-12℃左右,玉米适当提早种植可以使生长期延长,使玉米的成熟度更好,而且也能提高玉米的总产量,但若过早种植的话,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病率上升,所以需要合理的把握播种的时间。
河南春玉米几月份种植
河南春玉米适合在4月下旬-5月上旬种植,此时土壤表层5-10cm深的地温稳定在10℃-12℃左右,玉米适当提早种植可以使生长期延长,使玉米的成熟度更好,而且也能提高玉米的总产量,但若过早种植的话,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病率上升,所以需要合理的把握播种的时间。
河南春玉米种植方法
1、选用良种:在种植河南春玉米的时候,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用优质的种子,首先保证有110天以上的生育期,根部的生长能力较强,除去小粒病例以及空秕粒的种子,然后将种子暴晒3天,可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
2、播种方法:选择机械播种或者是双耧播种,控制好播种的数量,每亩播种量保持在4斤左右。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话,那么可以采用人工开沟的播种方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5斤左右。
春玉米种植注意要点
1.不宜过早播种:玉米早播,能使生长期延长,玉米的产量高,但是如果春玉米播种太早的话,春玉米会遭受病虫害侵袭,比如粗缩病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
2.播种深度要合适:不管是选择机器播种,还是人工播种,玉米播种的深度都要求在3-6cm,如果播种过深的话,会导致玉米出苗慢、出的苗弱,而且浇水量太大的话,也会造成玉米出苗率降低。
声明:本文 河南春玉米几月份种植最好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下雨对玉米授粉有影响吗
如果玉米授粉正好赶上连续阴雨,花粉在降雨的条件下会吸水发生膨胀破裂,如果破裂的花粉与雌蕊相遇,会致使授粉不全影响授粉质量。或者在玉米雄穗开花阶段,遭受长时间的降雨天气,花粉就会被雨水冲刷流失,减少了花
玉米的开花授粉期一般持续5-8天,但在大田中因为整个田块玉米植株所处位置环境不同影响,整个大田从开始有雄穗散粉到完全结束能持续2周的时间。
玉米的授粉期共有3个阶段:
1、雄穗抽穗,产生花粉。
每个雄穗能提供2-5百万粒花粉,而每穗玉米只有800-1000个粒左右,正常情况下花粉都能保证充足。
2、花粉发育成熟,开始散粉,雌穗花丝吸附花粉粒。
3、花粉与花丝结合,完成授精过程,子房开始发育,开始形成籽粒。
在玉米的整个授粉期中,如果遭遇恶劣的天气,比如过于干旱、高温或者是连续阴雨都会影响花粉的发育以及花丝的延长,影响授粉率。
如果玉米授粉正好赶上连续阴雨,花粉在降雨的条件下会吸水发生膨胀破裂,如果破裂的花粉与雌蕊相遇,会致使授粉不全影响授粉质量。
或者在玉米雄穗开花阶段,遭受长时间的降雨天气,花粉就会被雨水冲刷流失。 这样就减少了花粉数量,造成花丝无法完全授粉,授粉不全,玉米果穗上就会出现粒少、瘪粒等情况,从而影响产量。
但是恰巧赶在玉米授粉期降雨一直不停的非常极端的情况是很难出现的。
夏季的降雨一般雷阵雨偏多,在授粉期间,哪怕是有一个晴朗的上午或者下午,其实整个授粉过程就能基本完成。
提高玉米授粉率的方法
玉米开花授粉期是玉米籽粒形成最关键的时期,授粉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玉米结籽率的高低。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位植物,一旦遭遇连阴雨天气,就会影响花粉的散落。玉米在授粉期遭遇降雨,又该如何提高玉米的授粉率呢?
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授粉期,直接晃动玉米植株,让花粉落下,或者找一根绳子,两人协作,在玉米田间进行轻微晃动,让花粉在田间落下,落到花丝上的花粉,即完成了人工授粉。
实践证明,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大大降低果穗发生秃尖和花粒,每亩可增产50斤~100斤,最高每亩可增产300斤。
喷施叶面肥
在玉米进入抽雄期后,每亩可用99%磷酸二氢钾200克 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 尿素10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可显著提高叶片光合作用。
以此来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花粉管伸长,也可显著提高玉米授粉率,增加结籽数。
4400粒玉米种子可以种几亩地
如你所选择的玉米品种为先亚619,其包装上说明的是,亩株数为2800-3000株较好,我们再留出10%的损耗,应亩播3080-3300粒。那么4400粒种子应播1.3-1.4亩地。高耐密型品种,一般可以以耐每亩5000株以上的密度,那么4400粒玉米仅可播种0.8亩土地。
此时我们这里正值夏玉米的播种期,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各种玉米种子陈列于各种子门店的显眼位置。
以前我们购买玉米种,都是按斤卖,一袋4-5斤,正好能播种1亩地。而现如今却按粒卖,一袋玉米种子有3800粒,4000粒,还有4400,4500,甚至5000粒的。俗话说"有钱买籽,无钱买苗",玉米要有足够的播种量。
一,苗全,苗齐,苗壮是玉米高产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选优质种子。玉米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两项指标对玉米全苗,苗齐和苗壮起重要作用。
据有关部门规定,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大多数的优质种子发芽率能高于95%,特别是现在单粒精播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达到一粒一棵苗。
其次是要有适宜的底墒,这是一次播种拿全苗的基础。
第三是提高播种质量,如播种深度在5-7厘米为宜,压实种子等。
第四是种子要进行包衣处理。
二,如何确定播种量
玉米品种不同,所要求的亩株数不一样。亩播种量要看你所选择的品种而定。
如你所选择的玉米品种为先亚619,其包装上说明的是,亩株数为2800-3000株较好,我们再留出10%的损耗,应亩播3080-3300粒, 那么4400粒种子应播1.3-1.4亩地。
再如锦玉118玉米种子,要求亩留苗3000-3500棵,那么亩播种量再加上以备耗损数10%,我们应亩播3300-3850粒,那么4400粒玉米种应播1.1-1.3亩地。
如此精准的播种下,也难保证不会缺苗,或密集苗,有种子的原因,土壤墒情的原因,播种质量的原因等。有缺苗的位置旁边要多留苗,行头行尾可留双棵。
现在的玉米品种大都是耐密型品种,耐密型并不等同于紧凑型品种,有些紧凑型品种不耐密植。
高耐密型品种,一般可以以耐每亩5000株以上的密度,那么4400粒玉米仅可播种0.8亩土地。
三,夏玉米种植密度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是播种质量差。
麦茬直播玉米由于受麦秸和麦茬的影响,机播夏玉米由于受播种机的性能和播种作业质量的影响,都容易造成缺苗断垄。
第二是不按要求密度播种。
无论是机手还是主家,基本不按所选品种的说明要求来播种,几乎全村按一个密度播下来。
这就导致了有些耐密品种播种偏稀,有的不耐密品种播种过密。没有充分认识到合理密植对产量的重要性,不是根据品种特性要求来留苗。
再就是播种出苗后不定苗,导致田间密度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过密,太挤,幼苗质量差。
总起来说,一个玉米品种播种量的多少,一要看品种特性,是否是耐密型,这可根据其包装说明调整播种的株行距,调整一下株距机操手是可以办到的。
高秆稀,生育长的稀,平展型的稀,大棒型的稀,反之则密。二是要看地块,干旱地应以稀植高秆大穗品种为宜,水浇地宜密;肥地宜密植,瘦地宜稀。
【总结】
玉米合理密植得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生产条件等不同情况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能办到,一个密度走全村,管他什么品种呢,产量高不高,大都是认为肥料的孬与好,很少有人会说播的稀了或是密了的原因。
玉米株距计算公式
精量播种株距=667平方米÷平均行距÷亩留苗数×种子发芽率;1米=3尺=30寸。按尺算是一样的,1亩=667平方米=6000平方尺。宽窄行方式首先计算出平均行距即可,播种质量和除草剂等造成的出苗损失较大时应适当缩小株距,不间苗。
什么是玉米株距
大部分农作物是分行种植的,分为等行种植和宽窄行种植。玉米也是一样的,玉米的株距是指每行玉米里面相邻两株玉米的距离;玉米的行距是指相邻两行玉米的距离。
那么种玉米株距是多少?玉米株距如何计算?一亩地种多少棵玉米怎么算?下面我们就来大致了解一下吧。
计算每亩玉米株距公式
①单粒播种精品种子
精量播种株距=667平方米÷平均行距÷亩留苗数×种子发芽率;1米=3尺=30寸。
按尺算是一样的,1亩=667平方米=6000平方尺。
宽窄行方式首先计算出平均行距即可,播种质量和除草剂等造成的出苗损失较大时应适当缩小株距,不间苗。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要求非常高,发芽率低于92%不可精量单粒播种。
②半精量播种种子
半精量播种株距=667平方米÷平均行距÷亩留苗数;1米=3尺=30寸。
采用半株距或一穴两粒播种时一般种子发芽率大于85%但小于92%。定苗时按株距定苗,缺苗时就近留一穴双株。
怎么算一亩地种多少棵玉米
株数=[ 1]×[ 1]
比如长30米,宽20米的地块,玉米按等行的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种有多少棵玉米。
[ 1]×[ 1]=3434棵。
玉米种8寸一亩地多少株
玉米行距60cm,株距8寸一亩4166株。
因为8寸=26.64厘米=0.2664米666.7÷=4166株,如果每个玉米按300克亩产约为1200kg,算是高产了。
8寸是株距,决定总描述的还有行距,北方一般的夏播玉米每亩控制在3200到3500株之间。
玉米种植密度合理更高产
玉米种植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之一。因地制宜,根据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选择合理的密度,才能较大限度提高玉米产量。
①亩产400~500千克的中产田
平展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紧凑型杂交种为4000株/亩左右。
②亩产500~600千克的产量水平
适宜密度范围是:平展叶型玉米杂交种每亩3500株左右;紧凑型中晚熟大穗型杂交种每3700~4000株左右,紧凑竖叶中穗型杂交种每亩4500株左右。
③亩产650千克以上产量水平
适宜密度范围是:紧凑中穗型,每亩5000~5500株,紧凑大穗型每亩4500~50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