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齿崖爬藤
重点介绍细齿崖爬藤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细齿崖爬藤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细齿崖爬藤的属性介绍
学名:Tetrastigmanapaulense(DC.)C.L.Livar.napaulense
别名:无
科:葡萄科
属:崖爬藤属
产地分布
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锡金、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细瘦,有纵棱纹,无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小叶卵圆形或卵椭圆形,长2-7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外侧小叶顶端急尖,稀钝,基部通常楔形,外侧小叶基部不对称,边缘每侧有5-15个波状细牙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侧脉5-8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5-5.5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3-0.8厘米,侧生小总柄与中央小叶柄近等长,侧生小叶几无柄,无毛。花序长3-9厘米,比叶柄长或近等长,在主枝上腋生,在侧枝上假顶生,二级分枝4,集生成伞形或二歧状,花序梗长2-4.5厘米,无毛;花梗长2-4毫米,无毛;花蕾椭圆形或卵椭圆形,高1.5-2毫米,顶端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波状浅裂,无毛;花瓣4,长椭圆形;雄蕊4,在雌花内显著短而败育;花盘发达,[1]薄而呈环状;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不明显,柱头4裂。果实球形,成熟时紫红色,直径1-1.3厘米,有种子1-2颗;种子阔椭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圆形,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两侧有钝的横肋突出,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沟状从种子基部向上达种子1/3处,洼穴周围横肋显著突出。花期5-10月,果期翌年1-4月。
生长习惯
生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海拔900-2400米。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声明:本文 细齿崖爬藤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