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百科 > 观音竹怎么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观音竹怎么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编辑:慎紫亭
发布时间:2023-02-06 10:42:31 阅读:0
观音竹怎么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观音竹怎么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观音竹常用分株繁殖,一般选择在树木发芽前的初春,或者在树叶凋落后的深秋进行,首先需要将观音竹从花盆中脱出,修剪下根部和枝叶,将植株掰成数丛分别栽种,一般每个花盆中种2-4丛,土壤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栽种后要浇透水,每天可以向叶面喷水2-3次。

观音竹繁殖方式

观音竹常用分株繁殖,它的种子可以繁殖,自然繁殖后代方式种子繁殖,但是观音竹分株繁殖速度最快。

观音竹繁殖时间

观音竹一般选择在树木发芽前的初春,或者在树叶凋落后的深秋进行繁殖,此时的温度不高不低,繁殖成活率高。

观音竹分株繁殖方法

1、分株时间

由于观音竹比较怕寒,所以秋季和冬季是不适合分株的,它最理想的时间是在4月下旬,不但温度适宜,而且繁殖后即将进入温暖的季节,对于它的生长也是有利的。

2、分株方法

(1)脱盆:采用分株时首先需要将观音竹从花盆中脱出,注意是脱出而不是挖掘出来,它是指将根部带着土团一起从花盆中取出,可以避免挖掘造成根部损伤。

(2)分丛:将根部的宿土清理掉,用剪刀剪除多余的须根、腐根,并且将植株上发黄、瘦弱的叶子剪掉,之后将植株掰成数丛分别栽种,一般每个花盆中种2-4丛,最好是3丛,因为观音竹三支的寓意是吉祥如意。

(3)重新栽种:将子株栽种在花盆当中,基质要尽量肥沃,一般以腐叶土、泥炭土作为繁殖的基质,栽种后要浇透水,为了保持土壤湿润,每天可以向叶面喷水2-3次。

观音竹繁殖注意事项

1、基质要健康:用于观音竹繁殖的基质土壤一定要健康,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否则容易造成子株染病,不但难以繁殖成功,还可能影响它的存活。

2、不宜过多浇水:观音竹繁殖后只需要在刚开始的时候浇透水,之后保持土壤湿润时不需要再浇水,如果空气比较干燥可以每天喷水,切勿频繁的浇水造成积水。

声明:本文 观音竹怎么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知识拓展

观音竹的繁殖方法

观音竹繁殖一般是用分株的方法,可以在2-4月份的时候进行。把竹蔸外的土扒开,找到竹株与老竹秆基的连结点,把枝剪断后挖起竹株。需要小心的操作,不能伤害它的芽眼,不然很难成活。每一株都得有一定的根系,最后把它栽种起来用心的养护就可以成活了。

观音竹根太多可以剪吗怎么修剪合适

观音竹根太多要适当修剪,由于观音竹有很强的根系系统,当施肥充足时,根系本身会非常密集。如果盆内没有足够的空间,这些根系会错开,相互缠绕,从而抑制根部呼吸,降低吸收能力,从而导致烂根。一般剪除老根、烂根、病根,一定要贴着根部进行修剪。

观音竹根太多危害

由于观音竹有很强的根系系统,当施肥充足时,根系本身会非常密集。如果盆内没有足够的空间,这些根系会错开,相互缠绕,从而抑制根部呼吸,降低吸收能力,从而导致烂根。

因此适当的修根,无论是促进新根的萌发,提高根的吸收能力,还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而且观音竹可以用茎不带根的水培诱导生根,所以通常可以剪掉根。但如果把根系土培剪掉,就像再扦插繁殖一样,往往会造成难以生根的现象,从而容易使植株出现枯黄、掉叶等现象,严重时可能致死。

观音竹修根方法

1、换用花瓶

若是水培观音竹根系太多,可以为其换一个容量较大的花瓶,为根系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容器材质以玻璃为宜,有利于阳光投射,促使观音竹健壮生长。

2、修剪处理

水培观音竹根系太多时,要适当进行修剪,准备消毒后的剪刀,剪除老根、烂根、病根,注意修剪过程中一定要贴着根部,将其完全剪掉,不要保留,以免滋生细菌。

3、进行消毒

观音竹修剪后,需要将其放在多菌灵消毒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促使伤口快速愈合,以免病菌入侵,然后把观音竹取出,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控干水分。

4、水质清洁

后期养殖观音竹的过程中,要间隔3天换一次干净的水,以免水质发黄,并且最好使用纯净水、矿泉水,这类水中细菌、添加物较少,不会刺激观音竹的根系。

观音竹好养吗

观音竹好养。它可以土培,也可以水培。一般选择水培比较好,可以增加观赏性。首先把瓶口以下的叶子剥掉,底端削成斜口,然后插进花瓶就可以了。3-4天换一次水,等底部长出根,就不需要再换水了,只需要定期加水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