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檨子
重点介绍山檨子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山檨子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山檨子(学名:Buchananiaarborescens)为漆树科山檨子属的植物。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中南半岛等地,多生长于海岸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山檨子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Buchananiaarborescens
别名:冻青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科:漆树科
种:山檨子
亚科:铁苋菜亚科
族:铁苋菜族
属:山檨子属
类型:常绿阔叶乔木类
形态特征
特性:树皮厚可达3-100px,外皮灰黑色,呈不规则龟裂,内皮灰褐色至深褐色,呈棉絮状的纤维质,常有黑色树液流出。心、边材区别并不特别明显,心材浅黄褐色,有时带桃色,边材色浅,带灰色。重量:轻、软,髓心周围很软,气干密度0.35-0.46g/cm³常绿乔木;小枝圆枉形,疏被黄色微柔毛或近无毛。叶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18厘米,宽4-6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纤细,10-15对,侧脉和细脉两面突起;叶柄长2-2.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长8-10厘米,被锈色微柔毛;花白色;花萼无毛,裂片近圆形,边缘具睫毛;花瓣椭圆形或近圆形,长3-4毫米,肉质;雄蕊与花瓣等长,花丝线状钻形,比花药略长,花药箭形;花盘大而厚;心皮5,被微柔毛。核果卵形,双凸镜状,径约8毫米,无毛。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爪哇)至菲律宾。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中南半岛等地,多生长于海岸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可用来制作家具、抽屉、包装箱、建筑构件及细木工板等。
声明:本文 山檨子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