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山苦茶

山苦茶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19 11:07:58

重点介绍山苦茶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山苦茶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山苦茶(学名:Mallotusoblongifolius)为大戟科野桐属下的一个种,是高2-10米的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等国。花期2-4月,果期6-11月。山苦茶,又称鹤鸽茶,是我国海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茶种,历史悠久,具有茶文化特征。民间饮用经验证明,山苦茶有明显的解油腻、助消化、消暑去火、防治感冒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苦茶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并具有镇痛、抗氧化、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且安全无毒。

山苦茶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Mallotusoblongifolius(Miq.)Muell.Arg.

别名:木犀、岩桂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种:山苦茶

亚科:铁苋菜亚科

族:铁苋菜族

属:野桐属

类型:常绿阔叶乔木类

起源历史

山苦茶为什么在民间叫鹤鸽茶,关于此的传说有两个。一是据说古代长有山苦茶地方的老百姓,只是上山时顺便采山苦茶叶回来泡茶喝。后来,相传万宁有一家民养有一只心爱的山鹤鸽鸟,这只鸟生了病,该农民上东山岭采摘山苦茶泡热水给鹤鸽鸟喝,几天后该鸟不但病愈,且活了很久,于是人们从此认识了此茶有保健功用,并取名为“鹤鸽茶”。还有种说法是相传古时东山岭上鹤鸽鸟很多,岭下有一个人常常上岭捕捉鹤鸽鸟。有一次,捕鸟人发现大鹤鸽鸟用一种树叶子治好了一只几天前奄奄一息的小鹤鸽鸟。捕鸟人家里小孩子正好有病,于是,他摘回这种叶子煮汤给自己孩子喝,几天后孩子的病好了。捕鸟人用树叶子给儿子治病的事不久便传开了,村里人也学着捕鸟人用树叶子治病,那种树便被村人称为鹤鸽树。后来,人们把鹤鸽树叶子当茶喝,鹤鸽茶便被叫开了。不管山苦茶的传说是否属实,不管是谁最早发现了山苦茶,山苦茶是海南人民适应与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经验总结。海南四季如夏的气候条件,使得人民必须避免高盐、高油、高酱的燥热类食品,或选择能够去油解燥的保健佳品,海南山区野生的山苦茶便渐渐为当地人民认识并传承。也许因为山苦茶分布的地域范围限制,笔者在我国历代药学著作中未查见。民国《感恩县志》:“鹤鸽茶,生黎母山中。五月采之,蒸熟晒干,芳馥异常,可消食”。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和诗人田汉先生1962年在畅游万宁东山岭之后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琼州多胜地,此岭独岿然;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一诗句中的“好茶”说的就是山苦茶。有文献考证山苦茶为《生草药性备要》和《本草求原》中所记载“鹤鸽茶”,为误考。《生草药性备要》图将“鹤鸽茶”归在山草部:“鹤鸽茶,味甘,香,性温。散热毒,止咳嗽,理痰火。治蛇咬伤,又名蛇总管。小叶的祛风,治咳嗽膨胀,小儿五疮。其根,止牙痛。又名金不换,又名紫背金牛”。这里的“鹤鸽茶”应为远志科的草本植物华南远志,称大金不换;“小叶的”为远志科的草本小花远志,称小金不换。《本草求原》:“鹤鸽茶,即紫背金牛,金不换”。

原植物来源

山苦茶名称又名鹧鸪茶、禾姑茶、毛茶,分布在海南岛、中印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在我国仅分布在海南岛以及广东南部少数几个县市。过去有一说法,认为山苦茶只生长于万宁东山岭,故民间有“东山岭鹧鸪茶”之称。实际上,山苦茶在海南各地均有分布,野生多见于沿海山丘,以文昌铜鼓岭和万宁东山岭出产的最为有名。山苦茶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植物山苦茶Mallotusfuretianus(Bail)Muell-Arg.的干燥叶。关于山苦茶的拉丁学名,陈焕镛先生(1956)在其所主编的《海南植物志》(第二卷)中认定为Mallotusfuretianus(Bail)Muell-Arg.;但在吴德邻先生(1994)所主编的《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以及吴德邻先生(2003)所主编的《广东植物志》(第五卷)中,其学名则已修订为Mallotusoblongifolius(Miq.)Muell.Arg.目前,在与山苦茶相关的已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中,这两种学名均有使用,但以采用Mallotusfuretianus(Bail)Muell-Arg.这一学名的为多。因山苦茶在海南(乃至全国各地)民间通常都称之为“鹧鸪茶”,而“山苦茶”却鲜为人知。笔者认为,应该以采用吴德邻先生修订后的学名Mallotusoblongifolius(Miq.)Muell.Arg.比较合适。但为了保持文献上的一致,这里暂时采用山苦茶的学名Mallotusfuretianus(Bail)Muell-Arg.。

植物形态

植物体干后有零陵香味;小枝被星状短柔毛或变无毛,具颗粒状腺体。

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长圆状倒卵形,长5-15厘米,宽2-6厘米,顶端急尖或尾状渐尖,下部渐狭,其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上部边缘微波状,上面无毛,下面中脉被星状毛或柔毛,侧脉腋有簇生柔毛,散生橙色颗粒状腺体;羽状脉,侧脉8-10对;基部有褐色斑状腺体4-6个;叶柄长0.5-3.5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被星状毛,早落。

花: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顶生,长4-12厘米,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雄花(1-)2-5朵簇生于苞腋,花梗长约3毫米;雄花:花蕾卵形,长约1.5毫米,花萼裂片3枚,阔卵形,不等大,长约1.5毫米,无毛;雄蕊25-45枚,药隔宽。雌花序总状,顶生,长7-10厘米,苞片钻形,长约2毫米,被毛,花梗长约2.5毫米;雌花:花萼佛焰苞状,长约4.5毫米,一侧开裂,顶端3齿裂,外面被星状毛和疏生黄色颗粒状腺体;子房球形,密生软刺和微柔毛,花柱中部以下合生,柱头长4-5毫米,密生羽毛状突起。

果: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4厘米,具3个分果爿,具3纵槽,被微柔毛和橙黄色颗粒状腺体,疏生稍弯的软刺;种子球形,直径约5毫米,具斑纹。

生境

生于海拔200-1000米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或林缘。

分布

山苦茶,又名鹤鸽茶、禾姑茶、毛茶。山苦茶分布在海南岛、中印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在我国仅分布在海南岛以及广东南部少数几个县市。过去有一说法,认为山苦茶只生长于万宁东山岭,故民间有“东山岭鹤鸽茶”之称。实际上,山苦茶在海南各地均有分布,野生多见于沿海山丘,以文昌铜鼓岭和万宁东山岭出产的最为有名。山苦茶不仅是我国海南人民长期饮用的一种别样茶,且在利胆方面具有显著活性。

山苦茶扦插繁殖技术

材料

山苦茶插穗采自五指山野外1~2年生的硬枝。扦插前将枝条先端去掉,将枝条剪成带有2~3个腋芽节段,长度约为10cm;枝条上端离芽节1cm处剪成平口,下端离芽节0.3~0.5cm处剪成斜口。扦插基质选用河沙,插前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河沙进行喷洒消毒。所用生理处理的实验药剂为根旺(2%萘乙·吲丁可溶性粉剂)、吲哚-3-丁酸(IBA)和萘乙酸(NAA)。

方法

1、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山苦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扦插生根实验在五指山市琼州学院西校区的植物基地育苗荫棚内进行。以1~2年生的硬枝制作插穗,用不同浓度(100、400、800mg/L)的根旺、IBA、NAA、IAA浸泡插穗基部,时间均为0.5h,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于2009年3月30日、2009年7月15日扦插。

2、处理时间对山苦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以1~2年生的硬枝制作插穗,用浓度为800mg/LIBA浸泡插穗基部,时间分别为0.5、2、8h。分别于2010年3月30日、2010年5月10日扦插。

3、插穗不同粗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将插穗

按其直径的0.2~0.4、0.45~0.7、0.75~1.0cm分为3类,分别在浓度为100、400、800mg/L的根旺、IBA、NAA、IAA中浸泡基部,处理时间均为0.5h。分别于2010年3月30日、2010年7月15日扦插。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排列,每个处理10根插穗,3次重复。

4、扦插后每天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浇水,晴天每天定时浇水2次(上、下午各1次),阴雨天少浇或不浇。插床湿度保持在85%以上。

5、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30d后统计各处理插条的生根数、根长,计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用SASV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与分析

1、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山苦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处理对山苦茶插条的生根率、生根数及新根平均长的影响。其中,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差异显著。通过多重比较可看出,3种生长调节剂根旺、IBA、NAA的生根率与IAA及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其中根旺的平均生根率最高,为53.33%。从生长调节剂浓度的多重比较来看,IBA的3种浓度处理的生根率差异不显著,随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呈上升的趋势,本试验中800mg/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达60%,800mg/LIBA处理比100mg/L处理的生根率提高了13.33%。在根旺处理组中,随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浓度为400mg/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56.67%,与100mg/L和800mg/L处理差异不显著;800mg/LIBA和400mg/L根旺的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两种处理的生根率相差3.33%。在IAA处理组中,3种浓度的IAA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最高的生根率只有30%。从对根长的影响角度看,不同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插穗不定根的平均根长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从表1中可看出,对照组的平均根长最长,达到2.48cm,依次为对照组

声明:本文 山苦茶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品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