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大叶龙角

大叶龙角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9-02 08:24:53

重点介绍大叶龙角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大叶龙角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大叶龙角,稀有种。又名麻波罗,常绿乔木,高10至20米,胸径20至35厘米。花果并存,果熟一般在5至7月,或10至12月。种子油与进口的大风子油相近,均含同类的大风子酸、副大风子酸、告尔酸等,可供医药用,有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零散分布于云南及广西部分地区,多生于海拔150至1200米的狭谷和潮湿的密林中。

大叶龙角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Hydnocarpusannamensis(Gagnep.)M.LescotetSleu

别名:麻波罗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科:大风子科

种:对叶榕

亚科:苹果亚科

族:大风子族

属:大风子属

类型:常绿阔叶乔木类

形态特征

整体常绿乔木,高8-2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有灰棕色绒毛;冬芽卵球形,鳞片外面被棕色绒毛。

叶薄革质,椭圆状长圆形,长10-29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毛或仅沿脉被毛,中脉两面突起,侧脉5-10对,网脉明显;叶柄长1-2厘米,被棕色绒毛。

大叶龙角花单生或2-3朵组成聚伞状,腋生,长1-2厘米;花梗长3-5毫米,和总花梗密被棕色短绒毛;雄花:深绿色;萼片4-5,圆形,长约5毫米,外面有淡黄色绒毛;花瓣4-5,与萼片同形,并近等长,边缘有睫毛;鳞片不明显;雄蕊多数,花丝长4-5毫米,被毛;花药球形或近心形,顶端稍尖,无退化子房;雌花:淡绿色,直径约1.4厘米,萼片4,长圆形,长6-7毫米,内面无毛,外面密被铁锈色绒毛,边缘有睫毛;花瓣8,近圆形,内面较小,外面较大,边缘或多或少呈流苏状,无毛;鳞片肉质,圆形,直径3-3.5厘米,顶端被毛,退化雄蕊8;子房卵圆形,微有8棱,密生短柔毛,几无花柱,柱头4-5。

浆果近球形,直径4-6厘米,具棕色短柔毛,宿存柱头4-5;种子多数。

花果期

花期4-6月,果期全年。

生长环境

分布区属低、中山雨林或季雨林,高温多湿,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温19-22℃,极端最高温38--41℃,极端最低温不低于0.5℃,相对湿度为70-80%;年降雨量1200-2200毫米,其中80--90%多集中在雨季(5-10月),干季多雾,可补偿水分的不足。土壤多为紫色砂质页岩形成的黄壤,有机质层厚,pH值4.5-6。在林中属3-4层乔木,林地上罕见其更新的苗木。果熟期一般在5-7月,或10-12月,通常花果并存。

分布范围

产云南南部、广西南部。生于潮湿的山坡、溪边灌丛中。越南也有分布。

零散分布于云南勐腊、江城、金平、屏边、河口及广西西南部龙州大青山。多生于海拔150-1200米的狭谷和潮湿的密林中。老挝,越南也有分布。

现状及保护

稀有种。又名麻波罗,仅云南南部部分地区有分布,由于这些地区农垦事业的发展,原有植被大部被毁坏,种群数量大减,有的地区已经绝灭,应积极加以保护。

【海拔下限(米)】:150

【海拔上限(米)】:1200

【保护价值】大叶龙角是热带植物区系的重要成分之一,中国仅有此1种,分布区狭小。种子油与进口的大风子油相近,均含同类的大风子酸chaulmoogricacid、副大风子酸hydnocarpicacid、告尔酸gorlicacid等,可供医药用,有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保护措施】本种多分布在保护区之外,果实尚未成熟时,被当地民族采作药用。建议有关部门对现存的植株应加强保护,积极采种、栽培,以利保护物种和永续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

物种规律

以龙角山地区216个样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orensen相似性指数,研究了龙角山林区野生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比较低,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则比较高;野生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坡向的野生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存在着差异,北坡

声明:本文 大叶龙角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