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无叶兰
重点介绍大花无叶兰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大花无叶兰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大花无叶兰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StaphyleabumaldaDC.
别名:水榕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无患子目Sapindales
科: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
种:海南龙血树
亚科:牡荆亚科
族:龙血树族
属:省沽油属Staphylea
类型:常绿阔叶乔木类
大花无叶兰种名:大花无叶兰
学名:AphyllorchisgollaniiDuthie
别名:
科:兰科属:无叶兰属
产地分布:
植株高75—100厘米,具较长的根状茎。茎直立,下部具多枚鞘,上部具数枚鳞片状不育苞片;鞘抱茎,膜质,长1--4厘米。总状花序长19--22厘米,疏生10--20朵花;花苞片反折,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3厘米,宽3--4毫米,明显超过花梗和子房;花黄绿色,近平展;萼片卵状披针形,稍舟状,长1.8—2.3厘米,宽6---7毫米,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花瓣长1.4--1.7厘米;宽5--7毫米;唇瓣近卵形,长1.4--1.7厘米,接近中部上方缢缩而形成上下唇;下唇基部有爪,爪具翅并贴生于蕊柱基部两侧而形成小囊,整个下唇两侧有直立的侧裂片;上唇卵形,先端急尖,边缘常内卷;蕊柱长1—1.3厘米,向前弯曲。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1厘米。花期7月。果期9月。
形态特征:
植株高40--50厘米。根状茎近圆柱状,疏生粗厚的肉质根。茎较粗壮。直立,带紫色,中部以下具多枚鞘,上部具少数鳞片状不育苞片;鞘抱茎,膜质,长1.5—3.5厘米。总状花序较粗壮,长6厘米以上,具10余朵花;花苞片较大,近直立,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6--8毫米,明显长于花梗和子房;花淡紫褐色,近直立(未完全开放);萼片卵状披针形,长可达3厘米,宽6--7毫米,先端渐尖;花瓣稍短于萼片;唇瓣近长圆状倒卵形,与花瓣近等长,在下部或接近基部处稍缢缩而形成不甚明显的上下唇,基部稍凹陷,前部近卵形;蕊柱长约1厘米。花期6--7月。产西藏南部(樟木)。生于海拔2200--24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印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由于所采标本的花未完全长成,花的尺寸是根据模式标本描述作出的。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声明:本文 大花无叶兰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