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果
重点介绍蝴蝶果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蝴蝶果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蝴蝶果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StaphyleabumaldaDC.
别名:水榕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无患子目Sapindales
科: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
种:海南龙血树
亚科:牡荆亚科
族:龙血树族
属:省沽油属Staphylea
类型:常绿阔叶乔木类
蝴蝶果种名:蝴蝶果
学名:Cleidiocarponcavaleriei
别名:密壁、猴果、山板粟
科:大戟科
属:蝴蝶果属
产地分布:
分布于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越南和缅甸也有。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100厘米;树皮灰色至灰褐色;嫩枝、花枝、果枝均具有星状毛。叶互生,常集生于小枝1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一22厘米,宽2一6.5厘米,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侧脉8一14对;叶柄长2一5厘米,两端稍膨大呈枕状,具两个小黑腺。圆锥状花序顶生,由众多的雄花和1-6朵雌花组成,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雄花的萼片3一5,镊合状排列,雄蕊3一5,花药4室,侧内向纵裂,药隔不伸出,退化于房柱状,无毛;雌花的萼片5一8,覆瓦状排列,子房椭圆形,具短柄,2室,常1室退化,每室有1胚珠,花柱3深裂,每裂再2一3叉裂。果为核果状,由1室了房发育的呈斜卵圆形,由之室子房发育的则呈双球形,长3-4厘米,直径2一3厘米,基部急狭呈柄状,外果皮近壳质,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内果皮骨质,果梗长8一20毫米;种子近球形,灰褐色,直径2.5厘米,胚乳黄色;子叶2,似蝴蝶状。生长习性:
喜光树种。宜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酸性土或钙质土均能生长。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园林用途:
蝴蝶果树形美观,枝叶浓绿,是城镇绿化的好树种。
声明:本文 蝴蝶果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