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沙拐枣
学名:CalligonumchinenseA.Lo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
- 拉丁名
- Fallopia cynanchoides
- 别名
- 细叶猪毛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木兰纲
- 亚纲
- 石竹亚纲
- 目
- 石竹目
- 科
- 蓼科
- 种
- 牛皮消蓼
- 亚科
- 蓼亚科
- 族
- 蓼族
- 属
- 何首乌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甘肃沙拐枣相似植物
学名:CalligonumchinenseA.Los.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蓼目Polygonales
蓼科Polygonaceae
蓼亚科Subfam.Polygonoideae
木蓼族Trib.Atraphaxideae
沙拐枣属Calligonum
刺果组Sect.Medusa
形态特征:
灌木,高0.5-1米。老枝淡灰色;幼枝灰绿色,有关节,节间长1-3厘米。线形叶长2-3毫米;托叶膜质。花1-3朵生于叶腋,花梗长3-4毫米,中部有关节;花被片宽椭圆形,深红色或淡红色,果时反折。果(包括刺)近球形、宽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0-15毫米,宽10-14毫米,幼果红褐色或淡红色,成熟果褐色或黄褐色;瘦果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8-11毫米,宽3-5毫米,扭转,有宽肋和深沟槽;每肋有刺3行(少数2行),中行基部不扩大,边缘两行基部扩大,扁平,分离或稍连合,稠密,较粗,质硬,通常短于或等于瘦果宽度,上部或中上部2-3次2-3分叉,末枝短而尖,开展,直立。花期5月,果期6月。
产地分布:
产甘肃和新疆东部。生于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沙砾荒漠,海拔1000-1500米。
植物图片:
-
石茅
种名:石茅学名:Sorghumhalepense(Linn.)Pers.别名:科:禾本科属:高粱属产地分布:原产于亚洲南部及地中海两岸。野生于我国海南、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安徽、江苏等省已引种成功,在秦岭至淮河一线以南
-
台湾荛花
形态特征灌木。小枝幼时圆柱形。红褐色,被贴生柔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叶坚纸质,椭圆形,长3-4厘米,宽1.2-1.8厘米,先端急尖至近圆形,无毛,侧脉8-9对,上面不明显,下面微凸起,叶柄长约2毫米。花黄绿色,7-10朵,呈顶生穗状花序,花序梗长约1厘米,无毛,花梗长约1毫米,
-
蓝堇草
形态特征直根细长,粗径2-3.5毫米,生少数侧根。茎(2-)4-9(-17)条,多少斜升,生少数分枝,高8-30厘米。基生叶多数,无毛;叶片轮廓三角状卵形,长0.8-2.7厘米,宽1-3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等边菱形,长达12毫米,宽达11毫米,下延成的细柄,常再三深裂,深裂
-
蜈蚣七
产地分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至西南一带。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并有鳞芽,着生多数褐色须根。茎直立,高30、50厘米,全株密生白色柔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8~16厘米,折迭状,先端尖,基部抱茎,全缘。花单1或2朵着生在茎顶,大形紫色;
-
金平鹅掌柴
基本信息学名SchefflerachinpinensisTsengetHo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伞形目Umbelliflorae
-
陕西铁线蕨
形态特征参照长盖铁线蕨(原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较矮小,高10-20厘米,每小羽片有3-4(罕1、2、5)个孢子囊群。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2700-3600米的沟边林下岩石上或石缝中。分布范围
-
金叶红槲栎
产地分布原产欧洲,是栽培变种。形态特征高可达15M,冠幅10M。叶色金黄色,叶片下垂,色彩明亮。叶片在随后的季节中将渐渐恢复绿色深紫色。生长习惯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
-
多裂复叶耳蕨
学名ArachniodesmultifidaChing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
-
云南假鹰爪
云南假鹰爪产地分布:产于云南西南部。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景洪。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幼枝、叶背、中脉两面和侧脉下面、叶柄、花梗、萼片外面、花瓣外面和花丝均被微毛。叶膜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至狭长圆形,长10-16厘米,宽3.5-6.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
-
樟叶素馨
樟叶素馨基本信息学名JasminumcinnamomifoliumKobusk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