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叉蕨
多变叉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TectariavariabilisTard.-BlotetChing
- 别名
- 无
- 科
- 叉蕨科
- 属
- 叉蕨属
与多变叉蕨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海南(保亭)。越南也产之。
形态特征
植株高50-60厘米。根状茎长,横走,粗约5毫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渐尖,全缘,膜质,淡棕色。叶近生;叶柄长30-35厘米,基部粗约3毫米,禾秆色,光滑无毛;叶片三角形,长20-25厘米,基部宽15-20厘米,奇数一回羽状或为披针形的单叶;顶生羽片披针形,长约20厘米,中部宽4.5-5厘米,柄长约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而下延,近全缘;侧生羽片1-2对,对生,斜向上,间隔2-3厘米,柄长3-5毫米,披针形,长15-17厘米,中部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联结成近六角形网眼,上面不明显,下面略可见,有单一或分叉的内藏小脉;侧脉两面均隆起而稍曲折,无毛。叶纸质,干后灰褐色,两面均光滑。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网眼交结处,在侧脉间有不整齐的2-3行;囊群盖圆盾形,薄膜质,淡棕色,全缘,宿存。
生长习惯
暂无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察隅肋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60厘米。根状茎未见。叶柄长10~14厘米,粗3~4毫米,褐棕色,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栗褐色,有光泽;叶片倒披针形,长45~52厘米,宽13~16厘米,先端渐尖,中部以下渐狭,二回羽状或二回深羽裂;羽片约27对,互生,平展(基部一对向下反折
-
直鳞肋毛蕨
形态特征叶簇生;叶柄长20~25厘米,基部粗4~5毫米,基部褐棕色,向上淡禾秆色,上面有浅沟,与叶轴、羽轴及小羽轴的下面均疏被鳞片,鳞片钻形,长约3毫米,先端纤维状,全缘,坚膜质,褐棕色;叶片三角状卵形,长30~40厘米,基部宽20~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近三回羽状;
-
海南轴脉蕨
产地分布特产海南9保亭)。形态特征植株高40-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1-1.5厘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5-6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坚膜质,深褐棕色并稍有光泽。叶簇生;叶柄长约20厘米,基部粗3-4毫米,暗禾秆色,与叶轴下部同
-
贡山肋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1.2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壮,粗2-2.5厘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6-8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厚膜质,褐棕色并稍有光泽。叶簇生;叶柄长35-45厘米,基部粗5-7毫米,栗棕色并有光泽,上面有浅沟,与叶轴均疏被鳞片,鳞片二形:一为披针形,长3-4毫米
-
海南叉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60厘米。根状茎未见。叶柄长约30厘米,基部粗4-5毫米,深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并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顶部有阔翅,连同叶轴偶被小鳞片;叶片三角卵形,长约35厘米,宽25-30厘米,奇数一回羽状;基部羽片对生,斜向上,有腋生小芽胞,椭圆披针形,不分叉,长20-
-
贵州肋毛蕨
产地分布产贵州(平伐)、四川(酉阳、北斗山)、湖北(合丰)、广东(连县、乳源)。形态特征植株高2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5~10毫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3~4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膜质,平直,深棕色。叶簇生;叶柄长8~15厘
-
正安肋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8~10毫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1.5厘米,先端长渐尖而稍卷曲,向下部略皱卷,全缘,薄膜质,锈棕色。叶簇生;叶柄长30~35厘米,基部粗约3毫米并为褐棕色,向上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基部以上被极疏的鳞片,鳞片线
-
粗柄肋毛蕨
产地分布特产四川北部(理县)。形态特征植株高50~60厘米。根状茎未见。叶柄粗壮,长约10厘米,基部粗约6毫米,深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5~6毫米,先端长渐尖并稍卷曲,全缘,膜质,开展,棕色;叶片阔披针形,长40~50厘米
-
棕柄轴脉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70-9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1.5厘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5-8毫米,先端长渐尖,边缘有疏睫毛,坚膜质,褐黑色并有光泽,边缘淡棕色。叶簇生;叶柄长30-50厘米,基部粗约5毫米,深棕色,上面有浅沟,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下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
-
钻鳞肋毛蕨
形态特征叶簇生;叶柄长70~80厘米,基部粗6~8毫米,栗棕色,上面有浅沟,基部以上疏被平展的钻形鳞片;叶片三角形,长60~65厘米,基部宽50~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浅心脏形,近四回羽状;羽片7~9对,下部几对近对生,向上的互生,间隔1~1.5厘米,斜向上,基部一对的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