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黄花稔
白背黄花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us xiangchengensis Y. L. Chen et P. K. Chou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鼠李科
- 种
- 蜀枣.
- 族
- 枣族
- 属
- 枣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白背黄花稔相似植物
白背黄花稔基本信息
学名SidarhombifoliaLinn
别名黄花母雾(猛)(广东),“亚母头”(广西壮语)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锦葵目Malvales
锦葵科Malvaceae
锦葵族Malveae
黄花稔属Sida
形态特征
直立亚灌木,高约1米,分枝多,枝被星状绵毛。叶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毫米,宽6-20毫米,先端浑圆至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疏被星状柔毛至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柄长3-5毫米,被星状柔毛;托叶纤细,刺毛状,与叶栖近等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厘米,密被星状柔毛,中部以上有节;萼杯形,长4-5毫米,被星状短绵毛,裂片5,三角形;花黄色,直径约1厘米,花瓣倒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圆,基部狭;雄蕊柱无毛,疏被腺状乳突,长约5毫米,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径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状柔毛,顶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产地分布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北等省区。常生于山坡灌丛间、旷野和沟谷两岸。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区。全草入药用,有消炎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
本种提示
本种与拔毒散S.szechuensisMatsuda很相似,但本种叶柄较短,花单生于叶腋,和雄蕊柱无毛而与后者不同。
白背黄花稔(原变种)
直立亚灌木,高约1米,分枝多,枝被星状绵毛。叶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毫米,宽6-20毫米,先端浑圆至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疏被星状柔毛至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柄长3-5毫米,被星状柔毛;托叶纤细,刺毛状,与叶栖近等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厘米,密被星状柔毛,中部以上有节;萼杯形,长4-5毫米,被星状短绵毛,裂片5,三角形;花黄色,直径约1厘米,花瓣倒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圆,基部狭;雄蕊柱无毛,疏被腺状乳突,长约5毫米,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径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状柔毛,顶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北等省区。常生于山坡灌丛间、旷野和沟谷两岸。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区。全草入药用,有消炎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
本种与拔毒散S.szechuensisMatsuda很相似,但本种叶柄较短,花单生于叶腋,和雄蕊柱无毛而与后者不同。
棒果黄花稔(变种)
直立亚灌木,高达1米,小枝被星状毛。叶倒卵形,长1-2厘米,宽8-12毫米,先端圆,基部楔形,缘具锯齿,两面均被星状短茸毛,叶柄长3-4毫米,被星状茸毛;托叶线形,较短于叶柄。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1厘米,被星状短茸毛;萼5裂,被星状短茸毛;花瓣5,黄色,雄蕊柱无毛。分果爿7,被短柔毛,具芒,芒长约2毫米。
产广东海南岛。分布于印度。
-
肥皂荚
产地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无刺,高达5-12米;树皮灰褐色,具明显的白色皮孔;当年生小枝被锈色或白色短柔毛,后变光滑无毛。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0-25厘米,无托叶;叶轴具槽
-
五节舞
形态特征肉质草本,半灌木或灌木,茎常直立。叶对生或三叶轮生,单叶,有浅裂或羽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花大形,常下垂,颜色鲜艳;花为4基数,萼片常合生成钟状或圆柱形,或有时为基部稍膨大的萼管;花冠与萼同长,合生,在心皮上常紧缩,花冠裂片4,较管部为短,稀较长的;雄蕊
-
毛叶蛇葡萄
毛叶蛇葡萄基本信息学名Ampelopsismollifoli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鼠李目Rhamnales
-
椭圆叶米仔兰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具有锈色鳞片。叶长20-25厘米,有小叶3-5枚,叶轴和叶柄有鳞片;小叶薄革质,长圆形,长8-10(-20)厘米,宽4-5(-8)厘米,两端钝形或圆形,叶面无毛,背面被棕色鳞片沿脉更甚,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8-9条,于背面稍凸起;小叶柄长5-
-
河内球
种名:河内球学名:Notocactusapricus(Ar.)Berg别名:科:仙人掌科属:南翁玉产地分布:原产乌拉圭。形态特征:球体丛生,高5cm,具棱15~20,淡绿色微带红。辐射刺18~20
-
密脉鹅掌柴
密脉鹅掌柴基本信息学名Scheffleravenulosa(WightetArn.)Harm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伞形目Umbelliflor
-
泽地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疏丛生。秆倾斜上升,直立,高40-80(-170)厘米,具5-6节。叶鞘平滑无毛;叶舌长1-3毫米;叶片扁平,长8-20厘米,宽约2(-4)毫米,先端渐尖或成粗尖头。圆锥花序狭金字塔形,长10-20(-30)厘米;分枝长约5厘米,下部裸露,4-6枚簇生于主轴下部
-
短耳石豆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勐腊、勐海)。生于海拔约115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分布于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产于锡金。形态特征根状茎粗壮,粗3—4毫米。根成束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状茎节上。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直立,彼此相距2—30厘
-
赤水秋海棠
基本信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山茶亚目Theineae秋海棠科Begoniaceae
-
尼泊尔四带芹
尼泊尔四带芹基本信息学名Tetrataeniumnepalense(DC.)Mand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伞形目Um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