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狐尾黄耆
拟狐尾黄耆(学名:AstragalusvulpinusWilld.)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2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戈壁、沙丘湿地或石块与土壤混合的阳坡上。
- 拉丁名
- Astragalus vulpinus Willd.
- 别名
- 灵川大节竹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种
- 刚毛黄蜀葵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山羊豆族黄耆亚族
- 属
- 黄芪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拟狐尾黄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圆锥形,直径7-8毫米,少分枝。茎直立,单生,高25-50厘米,直径4-5毫米,有细棱,不分枝,疏被开展、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25-31片小叶,长10-25厘米,叶柄长2-3厘米,连同叶轴散生白色长柔毛或近无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20毫米,宽4-7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与叶柄合生,疏被白色长柔毛;小叶近对生,宽卵形至狭卵形,长10-25毫米,宽5-15毫米,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两面无毛或下面主脉上和叶缘疏被白色毛,小叶柄长1.5-2毫米。总状花序生多数花,密集呈头状或卵状,长4-6厘米,直径3.5-5.5厘米;总花梗长4-6厘米,疏被白色长柔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20毫米,疏被白色长缘毛;花梗长1-2毫米;花萼钟状,长23-26毫米,密被淡褐色长柔毛,微膨胀,萼筒长11-12毫米,萼齿线形,与筒部近等长;花冠黄色,旗瓣长24-30毫米,瓣片长圆形,长17-18毫米,宽10-11毫米,先端微缺,基部渐狭,瓣柄长8-10毫米,翼瓣长26-28毫米,瓣片狭长圆形,长15-17毫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基部耳向内弯,瓣柄长13-14毫米,龙骨瓣长24-28毫米,瓣片近半圆形,长15-16毫米,宽7-8毫米,先端钝,瓣柄长14-15毫米;子房无柄,被淡褐色长柔毛,花柱丝形,长22-24毫米。荚果卵形,长约12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假2室,无果颈。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1200米的沙丘湿地、戈壁或石块与土壤混合的阳坡上。原苏联也有分布。
分布范围
产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哈巴河、阿勒泰、富蕴)。
-
甘肃米口袋
形态特征托叶狭三角形,被稀疏柔毛,基部合生并贴生于叶柄,叶长2-5厘米,被疏柔毛,小叶9-15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8毫米,宽1.5-3.5毫米,先端圆到微缺。伞形花序具2-3朵花,总花梗纤细,可长于叶一倍,被疏柔毛;苞片钻形,小苞片线形。花萼钟状,长5毫米,上2萼齿稍长
-
臭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具粘性和特异气味。根粗壮,木质化,径6-10毫米,直伸。茎缩短,丛生,基部覆盖枯萎的褐色叶柄和托叶。轮生羽状复叶长3(4)-7厘米;托叶膜质,长圆状三角形,于2/3处与叶柄贴生,被此分离,分离部分长圆状三角形,疏被淡黄色长柔毛和腺点;叶柄与
-
黄毛野扁豆
形态特征整体一年生缠绕藤本。茎叶茎长达3米,明显具纵棱,密被灰色短柔毛,尤以棱上为密。叶为羽状3小叶;叶柄长3-6.5厘米,稀更长或更短,具棱和密被灰色短柔毛;小叶纸质近等大,顶生小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9.
-
黄绿黄耆
形态特征茎较粗壮,平卧,长60-70厘米,直径2.5-3毫米,具细条稜,上部疏被白色短柔毛,常不分枝。羽状复叶黄绿色,有17-21片小叶,长5-11厘米;叶柄长2-5毫米;托叶分离,三角状卵形,长6-8毫米,先端钝,疏生缘毛或近无毛;小叶上部的对生,下部的近互生
-
托克逊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被白色半开展的短毛。茎短缩,高3-8厘米,基部常有干枯的宿存果序及荚果。羽状复叶有11-17片小叶,长10-30厘米;叶柄较叶轴长1-2倍;托叶下部与叶柄贴生,上部狭披针形,渐尖;小叶卵圆形,长4-10毫米,宽3-9毫米,近无柄,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基部钝圆
-
伞房决明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2-3米,多分枝,枝条平滑,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叶色浓绿,由3~5对小叶组成复叶。圆锥花序伞房状,鲜黄色,花瓣阔,3-5朵腋生或顶生,花期7月中下旬至10月。先期开放的花朵,先长成纤长的豆荚。荚果圆柱形,长5—8厘米。花实并茂,果实直挂到次年春季。
-
琉球乳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蔓生草本或草质藤本。茎圆柱形,密被白色长柔毛。叶具3小叶;叶柄长1-2.7厘米,密被长柔毛;小叶厚,近革质,宽倒卵形、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3-2.7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钝圆,上面无毛,下面被紧贴的白色长柔毛;侧脉3-5对,与中脉于上面
-
多叶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0.8-1米。老枝黄褐色,剥裂;嫩枝被柔毛。羽状复叶有4-7对小叶;托叶宽卵形,膜质,红褐色,脱落,被柔毛;叶轴灰白色,硬化成针刺,长1.5-4(5.5)厘米,宿存;小叶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长6-12毫米,宽3-4毫米,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两面被伏贴柔毛,
-
马衔山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根粗壮,直伸,灰白色,根茎短缩,具分叉。茎茎细弱,高15-40厘米,具条棱,被白色和黑色伏贴柔毛。叶羽状复叶有9-19片小叶,长5-8厘米;托叶离生,宽
-
广州相思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1-2米。枝细直,平滑,被白色柔毛,老时脱落。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1对,膜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5-1.5厘米,宽0.3-0.5厘米,先端截形或稍凹缺,具细尖,上面被疏毛,下面被糙伏毛,叶腋两面均隆起;小叶柄短。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