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香茶菜
川藏香茶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Stachyurus oblongifolius Wang et Tang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五桠果亚纲
- 目
- 芸香目
- 科
- 旌节花科
- 种
- 蜀枣.
- 族
- 枣族
- 属
- 旌节花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川藏香茶菜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RabdosiapseudoirrorataC.Y.Wu
别名兴木蒂那布(西藏藏语)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罗勒亚科Ocimoideae
香茶菜族PLECTRANTHEAE
香茶菜属Rabdosia
皱叶香茶菜组Sect.Rabdosia
多叶香茶菜系Ser.Pleiophyllae
川藏香茶菜
形态特征
丛生小灌木,高30-50厘米,极多分枝,主根圆柱形,木质,粗壮,向下密生须根。幼枝四稜形,具条纹,带褐色,被贴生极短柔毛,老枝近圆柱形,浅灰褐色,脱皮。茎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小,长0.7-2.5厘米,宽0.6-1.5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在中部两边有4-6圆齿状锯齿,坚纸质,上面榄绿色,下面较淡,两面密被贴生极短柔毛及腺体,侧脉每侧约3-4,斜上升,上面微凹,下面凸起;叶柄长1-4毫米,被极短柔毛。聚伞花序生于茎枝上部渐变小的苞叶或苞片腋内,3-7花,被与茎相同的毛被,具梗,总梗长0.3-1.5厘米,花梗长2-3毫米;下部苞叶与茎叶同形,向上渐变小而全缘,小苞片卵形或线形,长1-3毫米,常短于花梗。花萼钟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3.2毫米,外被短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萼齿5,略呈3/2式二唇形,下唇2齿稍大,卵形,先端具小突尖。花冠浅紫色,长约9毫米,外被短柔毛,内面在下唇中央被微柔毛,冠筒长约4毫米,基部上方浅囊状突起,至喉部宽约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具相等四圆裂,下唇宽卵圆形,较上唇为长,长达5毫米,宽4毫米,开花时下反,因而露出雄蕊及花柱。雄蕊4,与花冠下唇近等长或略超出,花丝扁平。花柱伸出或内含于花冠下唇,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前方微隆起。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6毫米,直径约1.1毫米,灰白色。花、果期7-9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南部,西藏南部;生于山坡林缘、碎石间、石岩上或灌丛中,海拔3300-4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稻城。
阔叶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为极阔的卵形或卵形,基部浅凹或楔形,长1-2厘米,宽0.9-2.2厘米。
产西藏;生于灌丛中,海拔3800米。模式标本采自西藏隆子。
-
大苞萱草
大苞萱草种名:大苞萱草学名:HemerocallismiddendorfiiTrautv.etMey.别名:科:百合科属:萱草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带岭至镜泊湖)、吉林(通化、抚松、临江)和辽宁(连山关)。【国
-
婆婆丁
形态特征蒲公英根为纺锤形或圆锥形,垂直生长,入土较深,单一或分枝。地上茎不明显,高10-25cm,全株被白色疏软毛,含白色乳汁。根出叶铺散,呈莲座状,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15cm,宽约5cm,大头羽裂或羽裂,袭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顶端稍钝头或尖
-
白序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丛生,短缩而纤细,高7-20厘米,上升,密被灰白色茸毛。羽状复叶有21-41片小叶,长2.5-11厘米;叶柄长8-12毫米;托叶中部以下合生,近披针形,长4-5毫米,草质,草绿色;小叶对生,质厚,长圆形至椭圆形,长3-7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或近急尖
-
圆叶南蛇藤
形态特征落叶藤状小灌木;小枝开展,在幼嫩部分常被棕色极短硬毛,老时常近光滑,皮孔稀疏较小,阔椭圆形到近圆形。叶纸质,幼时近膜质,果期厚纸质,阔椭圆形到圆形,长6-10厘米,宽4-9(-11)厘米,先端圆阔,具短小凸尖或小骤尖,基部圆形,很少呈极宽楔形或近心形,边缘上部具稀疏浅
-
广南报春
广南报春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wangiiChenetC.M.H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
-
裂唇糙苏
裂唇糙苏基本信息学名Phlomisfimbri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iatae
-
景东柃
景东柃基本信息学名EuryajintungensisHuetL.K.L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
川鄂新樟
川鄂新樟学名Neocinnamomumfargesii(Lec.)Koster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
-
棕叶狗尾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根茎,须根较坚韧。秆直立或基部稍膝曲,高0.75-2米,直径约3-7毫米,基部可达1厘米,具支柱根。叶鞘松弛,具密或疏疣毛,少数无毛,上部边缘具较密而长的疣基纤毛,毛易脱落,下部边缘薄纸质,无纤毛;叶舌长约1毫米,具长约2-3毫米的纤毛;叶片纺锤状宽披针形,长
-
灰绿碱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高约50厘米,灰绿色,基部倾卧。叶片较短,扁平,宽2-2.5毫米。圆锥花序开展,长10-20厘米;分枝2-3枚簇生主轴各节,粗糙,长7-10厘米,后弯垂,先端具少数小穗;小穗含4-5小花,疏生,长5-6毫米;颖卵形,有纤毛,脉明显,第一颖长1.5毫米,第二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