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雪花
小蓝雪花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小蓝雪花相似植物
小蓝雪花基本信息
学名CeratostigmaminusStapfexPrain
别名紫金标、九结莲、蓝花岩陀(云南),小角柱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白花丹目Plumbaginales
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
白花丹族Trib.Plumbagineae
蓝雪花属Ceratostigma
小蓝雪(原变型)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0.3-1.5米;老枝红褐色至暗褐色,有毛至无毛,较坚硬,髓小(较两侧木质部的总和为小),新枝密被白色或黄白色长硬毛而呈灰毛、灰褐色,罕为淡黄褐色,偶而被毛稀少,长硬毛下部有一椭圆形膨大部,向上通常骤细而后渐尖,膨大部上常密被伸展的白毛而几为辐射状,上方的尖瘦部有或无白毛,长硬毛之间有时杂有星状毛(具3-6射枝);芽鳞小,鳞片状。叶倒卵形、匙形或近菱形,长2-3厘米,宽(6)8-16毫米,先端钝或圆,偶急尖或具短尖,下部渐狭或略骤狭而后渐狭成柄;上面无毛或有分布不均匀的稀疏长硬毛,也可全面被伏生毛,下面通常被较密的长硬毛,罕仅中脉上有毛,两面均被钙质颗粒;叶柄基部不形成抱茎的鞘。花序顶生和侧生,小;顶生花序含(5)7-13(16)花,侧生花序基部常无叶,多为单花或含2-9花;苞片长约4-5毫米,宽约2.5毫米,长圆状卵形,先端通常急尖,小苞长约4.5-5毫米,宽约1.5-2毫米,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先端通常短渐尖;萼长6.5-9毫米,直径约1.5毫米,裂片长约1.5毫米,外露部分沿脉两侧被细长硬毛,偶有星状毛;花冠长15-17(19)毫米,筒部紫色,花冠裂片蓝色,长6-7毫米,宽约4-5毫米,近心状倒三角形,先端缺凹处伸出一丝状短尖;雄蕊略伸于花冠喉部之外,花药蓝色至紫色,长约1.4-1.6毫米;子房卵形,绿色,柱头伸至花药之上。蒴果卵形,带绿黄色,长达6.5毫米;种子暗红褐色,粗糙,略有5细棱,中部以上骤细成喙。花期7-10月,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
我国特产。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南至云南中部,北达甘肃文县;生于干热河谷的岩壁和砾石或砂质基地上,多见于山麓、路边、河边向阳处。模式标本和异名的模式标本皆采自四川康定。
用途
民间用本植物的地下部分治疗风湿跌打、腰腿疼痛、月经不调等症。
拉萨小蓝雪花(变型)
本变型与原变型不同之处在于:新枝上长硬毛短小(长不超过1毫米);叶坚纸质,通常窄倒披针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上面常沿侧脉成隆纹而无或有稀少的钙粒;花药较大,长1.8-2毫米;蒴果较小,长约2毫米。
产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生于海拔3600-3950米的向阳石质山坡和砂质地上。模式标本采于扎囊县桑伊青姑山。
-
海南螺序草
基本信息学名SpiradiclishainanensisL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ea
-
粉花雪灵芝
产地分布西藏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圆叶锦葵
圆叶锦葵基本信息学名MalvarotundifoliaLinn别名野锦葵金爬齿托盘果烧饼花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
-
卵圆唇柱苣苔
卵圆唇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hiritarotundifolia(Hemsl.)Wood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全裂波齿马先蒿
种名:全裂波齿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crenataMaxim.subsp.crenatiformis(Bonati)Tsoong别名:科:玄参科属:马先蒿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西北部生长习性:
-
红冠川木香
拉丁文学名DolomiaealateritiaShihsp.nov形态特征多年生莲座状草本植物,几无茎,根直伸。叶硬纸质,有长达5cm的宽叶柄,长椭圆形,长9-24cm,宽5-8cm,二回羽状深裂,一回侧裂片约8对,披针形或椭圆形,羽状浅裂或羽
-
厚叶石楠
形态特征整体常绿灌木,高4-5米;枝粗壮,幼时有锈色绒毛,老时无毛,棕灰色,皮孔不显著。叶叶片厚革质,长圆形,长6-1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边缘稍外卷,全缘或有不显明锯齿,上面光亮,无毛,下
-
椭圆悬钩子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小枝紫褐色,被较密的紫褐色刺毛或有腺毛,并具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小叶3枚,椭圆形,长4-8(12)厘米,宽3-6(9)厘米,顶生小叶比侧生者大得多,-顶端急或突尖,基部圆形,上面叶脉下陷,沿中脉有柔毛,下面密生绒毛,叶脉突起,沿叶脉有紫
-
小果滨藜
形态特征茎自基部分枝,多条,通常外倾或平卧。叶宽卵形、卵形或菱状卵形,稍肥厚,长6-12毫米,宽5-7毫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呈3浅裂状,脉不明显;叶柄长4-15毫米。雄花隐于枝端叶腋;花被长约0.8毫米,浅褐色,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有粉粒;雄蕊1-4,着生于
-
贝壳叶荸荠
形态特征无匍匐根状茎,有须根。秆多数,丛生,四稜柱状,弯曲,软弱,细若毫发,高2-16厘米,少有更高者。叶鳞片状,膜质,阔卵形,顶端钝,长2毫米,宽1毫米,摺合呈贝壳状,透明,有1条中脉,具鞘;鞘膜质,微红色,管状,高2-12毫米,除在里面最高的一个叶鞘有叶片外,其它各鞘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