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叶醉鱼草
互叶醉鱼草(学名:BuddlejaalternifoliaMaxim),醉鱼草属。枝上互生;在花枝上或短枝上的叶很小,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多朵组成簇生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芳香;花萼钟状,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子房长卵形,无毛,柱头卵状。葫果椭圆状;种子多颗,狭长圆形,灰褐色,周围边缘有短翅。花期5-7月,果期7-10月。
- 拉丁名
- 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
- 别名
- 白箕稍;小叶醉鱼草;白芨;白积梢;白箕梢;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捩花目
- 科
- 马钱科
- 种
- 迎春花
- 亚科
- 醉鱼草亚科
- 族
- 醉鱼草族
- 属
- 醉鱼草亚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互叶醉鱼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灌木,高1-4米。
枝:长枝对生或互生,细弱,上部常弧状弯垂,短枝簇生,常被星状短绒毛至几无毛;小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
叶: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为簇生,在长枝上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2-10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通常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面深绿色,幼时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老渐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叶柄长1-2毫米;在花枝上或短枝上的叶很小,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5毫米,宽2-10毫米,顶端圆至钝,基部楔形或下延至叶柄,全缘兼有波状齿,毛被与长枝上的叶片相同。
花:花多朵组成簇生状或
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序较短,密集,长1-4.5厘米,宽1-3厘米,常生于二年生的枝条上;花序梗极短,基部通常具有少数小叶;花梗长3毫米;花芳香;花萼钟状,长2.5-4毫米,具四棱,外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和一些腺毛,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0.5-1.7毫米,宽0.8-1毫米,内面被疏腺毛;花冠紫蓝色,外面被星状毛,后变无毛或近无毛,花冠管长6-10毫米,直径1.2-1.8毫米,喉部被腺毛,后变无毛,花冠裂片近圆形或宽卵形,长和宽1.2-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1-1.8毫米,顶端急尖,基部心形;子房长卵形,长约1.2毫米,直径约0.7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卵状。
果:葫果椭圆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2毫米,无毛;种子多颗,狭长圆形,长1.5-2毫米,灰褐色,周围边缘有短翅。
花果期: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互叶醉鱼草地上部分无明显主干,丛状生长,分枝能力很强;根系发达,特别是主根向地生长几乎与地上部分相等。生长地带坡向为南坡或东南坡,坡度为250-350。年降水量350mm以内,年平均气温在5℃,无霜期120天,气候干旱多风,空气湿度底,土层很薄甚至岩石裸露,生长条件很差。但是,互叶醉鱼草却生长健壮茂盛,并且由于牲畜拒食而不受损害,自我生存能力强。
地理分布
我国特产,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
生海拔1500-4000米干旱山地灌木丛中或河滩边灌木丛中。
模式标本采自甘肃白水河谷。
生药鉴定
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分歧似掌状,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上残留棕色点状的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点状维管束。粗粉遇水即膨胀,有显著粘滑感,水浸液呈胶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化学成分
块茎含联苄类化合物:
3,3′-二羟基-2′,6′-双(对-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2′,6′-bid(phydroxybezyl)-5-methoxybibenzyl],2,6-双(对-羟苄基)-3′,5-二甲氧基-3-羟基联苄[2,6-bi(phydroxybenzyl)-3′,5-dimethoxy-3-hydroxybibenzyl],3,3′-二羟基-5-甲氧基-2,5′,6-三(对-羟苄基)联[3,3′dihydroxy5methoxy-2,5′,6-tris(p-hydroxybenzyl)bibenzyl]3,3′,5-甲氧基联苄(3,3′,5trimethoxybibenzyl),3,5-二甲基联苄(3,5-dimethoxybibenzyl);
二氧菲类化合物:4,7-二羟基-1-对-羟苄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1-p-hydroxybenzyl-2-methoxy-9,10-dihydropenanthrene),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3-(对-羟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二[(phydroxybenzyl)-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7-diol],1,6-双(对-羟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二醇[1,6-bis(p-hydroxybenzyl)-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7-diol],2,4,7-三甲氧基-9,10-二氢菲(2,4,7-tri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
联菲类化合物:白及联菲(blestriarene)A、B、C,白及联菲醇(blestrianol)A、B、C;双菲醚类化合物:白及双菲醚(blestrin)A、B、CD;
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白及二氢菲并吡喃酚(bletlol)A、B、C;
具螺内酯的菲类衍生物:白及菲螺醇(blespirol);
菲类糖甙化合物:2,7-二羟基-4-甲氧基菲-2-O-葡萄糖甙(2,7-dihydroxy-4-methoxyphenanthrene-2-O-glucoside),2,7-二羟基-4-甲氧基菲-2,7-O-二葡萄糖甙(2,7-dihydroxy-4-methoxyphenanthrene-2,7-O-diglucoside),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3-O-葡萄糖甙(3,7-dihycroxy-2,4-dimethoyxphenanthrene-3-O-glucoside),2,7-二羟基-1-(4′-羟苄基)-9,10-二氢菲-4-O-葡萄糖甙[2,7-dihydroxy-1-(4′-hydroxybenzyl9,10dihydrophenanthrene4-glucoside)];
其他菲类化合物:1-对-羟苄基-4-甲氧基菲-2,7-二醇(1-phydroxybenzyl4methoxyphenanthrene-2,7-diol),1,8-双(对-羟苄基)-4-甲氧基菲-2,7-二醇[1,8-bis(p-hydroxybenzyl)-4-methoxyphenanthrene2,7-diol],2,4,7-三甲氧基菲(2,4,7-trimethoxyphenanthrene),2,3,4,7-四甲氧基菲(2,3,4ttetramethoxyphenanthrene);苄类化合物:山药素(batatasin)Ⅲ3′-O-甲基山药素(3′Omethylbatatasin)Ⅲ;
蒽类化合物:大黄素甲醚(physcioin)。
又含酸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桂皮酸(cinnamicacid);
醛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新鲜块茎另含白及甘露聚糖(bletillamannan),是由4份甘露糖(mannose)和1份葡萄糖(glucose)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繁殖栽培
繁殖
1.容器育苗
春季育苗。把泥炭、腐熟羊粪、细沙按2:1:1的比例混拌均匀,经消毒后装入穴盘或营养袋,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容器内,喷水保湿。当幼苗长至20厘米高时,分株移栽定植。
2.硬枝扦插
扦插基质选用透水性强的珍珠岩,于早春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剪成长15~20厘米的穗条,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扦插,适时喷水保湿及苗期的养护管理。
3.嫩枝扦插
将细砂、珍珠岩、草炭按1:1:2的比例混合均匀,消毒后装入穴盘或容器内备用。6~7月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嫩枝,修剪成10厘米左右的2节,带2~4片叶,扦插前插穗用100毫克/千克的生根激素处理,随蘸随插,扦插后每天喷水4~5次。生根后减少喷水,出苗前1周左右炼苗。嫩枝扦插具有周期短、生根率高的优点。
栽培管理
1.土壤处理
互叶醉鱼草适应性强,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在沙土、沙壤土及壤土上生长良好,耐土壤瘠薄,耐盐碱。定植前深翻土壤,施入腐熟基肥,平整土地即可。
2.苗木处理
裸根苗选用60厘米高的苗,起苗时尽量保持根系的完整,运输前可将根系蘸泥浆或用塑料薄膜包严,以防止根系失水,做到随运随栽。若不能立即栽植,及时打开包装进行假植。有条件的地方,栽前最好在无污染的流水中浸泡4~5小时。栽植前去除将要枯死和腐烂的部分,适当修剪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容器苗选用40厘米高的苗,移栽前3天断根并浇水,运输途中保持通风和喷水保湿。
3.栽植密度
根据园林绿化用途不同,采用适宜的栽植密度,丛植株行距30~30厘米,绿篱株行距50~50厘米,片植株行距100~200厘米,带植株距100或200厘米,第3年根据生长量和密度需适当间苗和分栽,以保持生长所需的空间,避免相互挤压,影响已形成的美观冠型。
4.栽植方法
栽植时,摆正根系,使之舒展,将细碎表土填人根部,埋至一半时,将苗略向上提,达到应栽植的适宜深度,使根系伸直后踩实,再填土至根际线以上。栽植深度应埋到根际线以上5厘米左右,沙土稍深些。
5.修枝整形
未分枝的1年生苗,保留3~5个芽平茬;成形的互叶醉鱼草植株呈丛状,生长迅速,定植初期,枝条细弱,多数呈匍匐状生长,树形杂乱,可剪除细弱梢部及50%左右的枝条,保留的枝条尽量对称,树冠略成伞形即可。定植后根据需要每年春季进行轻剪,孤植苗可修剪成伞形,其他种植方式可轻剪顶梢,防止春季失水而干枯,使其冠型优美、花枝繁茂。花后及时修剪残花枝,可促进营养生长。
采收贮存
1.采收时间
互叶醉鱼草种子8月中下旬即可成熟采收,过迟则果实干裂脱落。
2.采收方法
一种是将成熟果实(种子)收集后凉干保存备用;另一种可将果技(种子)剪截收集,凉干后清除枝条树叶等杂物,将果实(种子)收贮保存。
3.贮存
由于互叶醉鱼草种子很小、质轻,贮存时不必将果实揉破筛簸风净,可将凉干的种实装袋或纸箱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备用。播种时将种实搓揉后略筛去杂质、捡净枝梢,即可播种。
育苗技术
1.春季播种
互叶醉鱼草春季育苗时间在4月中旬进行,土壤处理与其他育苗方法相同(施杀虫药剂和底肥)。细致整地,充分破碎土块,耙细楼平,并要使整好的床面上虚下实待播,播种采用落水播或水压抄方法播种。播种方式采用平床育苗方式,不必开沟、撒播或条播均可,下种75kg/平方公顷。撒种要均匀,防止下种不匀造成簇状出苗或苗床空白断行现象。
水压沙播种后即可出苗,落水播后要在土不粘工具时浅搂地表松土,防止地表板结。圃地杂草要及时拔除,防止造成草荒影响出苗。无论那种播种方法,天早缺水时要及时灌溉补足水分,以利幼苗出土。
2.秋季播种互叶醉鱼草也可在秋季(8月初)播种,10月底幼苗已换4片真叶,苗高约1cm,翌年按留床苗管理,秋季即可出圃。
3.扦插互叶醉鱼草也可以用扦插方法繁殖育苗,将分枝较少的枝条如同杨树育苗插穗的剪截方法和规格要求剪好,沙藏待用。育苗地按杨树育苗的要求整好后待插。用温棚、地膜和生根粉等药剂处理插穗,可提高成活率。
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做好土壤处理即可。互叶醉鱼草根系发达,特别是主根生长快,应以一年生苗出圃为宜,否则主根太长,不好栽植播种育苗精确的下种量因立地条件不同有一定差异,尚须根据不同条件试验确定。常发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性类别:收敛止血药
性味与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1.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2.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3.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与用量:6~15g,研粉吞服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临床应用:
1.单味粉剂或白及调涂纱布固定,治外伤出血。
2.单味末,用萝卜烧汤,以蜡烛油调涂,治手足冻裂。
3.单味研细末,调稀饭,缓缓吞服,物能随下,治诸物卡喉。
园林价值
互叶醉鱼草为地生兰的一种,紫红色的花朵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下,端庄而优雅。花还有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做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
食用价值
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
植物文化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余丙子使蜀,山路中见互叶醉鱼草花,因得‘西风尽日蒙蒙雨,开遍空山互叶醉鱼草花之句。”赵树理《金字》:“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互叶醉鱼草研起来。”
花语
互叶醉鱼草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
不丹醉鱼草
形态特征灌木,枝近四稜形,具散生毛,后变光滑。叶披针形,通常长15-20厘米,宽2.5-3.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顶端渐尖,叶面光滑,叶背有薄柔毛,无托叶。穗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0-30厘米,宽1-1.5厘米,花密集于短柄上;花萼被毛,长约2毫米,裂片窄三角形;花冠淡蓝
-
端丽醉鱼草
形态特征灌木,高2-5米。枝条四棱形,棱上有翅;幼枝、叶片上面、叶柄和花序均被星状短绒毛,后变无毛或几无毛。叶对生,叶片薄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倒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3-7.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常下延至叶柄,边缘具细锯齿,叶下面被星状短绒毛,有时有金黄
-
正红醉鱼草
简介正红醉鱼草正红醉鱼草图册种名:正红醉鱼草学名:BuddleDavidii‘RoyalRed’别名:科:马钱科属:醉鱼草属特点产地分布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各省
-
白背枫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1-8米。嫩枝条四棱形,老枝条圆柱形;幼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色或淡黄色星状短绒毛,有时毛被极密而成绵毛状。叶对生,叶片膜质至纸质,狭椭圆形、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6-30厘米,宽1-7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渐狭而成楔形,有时下延至叶柄
-
法国香水花
形态特征常绿木质藤本,以嫩茎缠绕攀爬生长,茎纤细,嫩茎绿色、成熟茎红褐色,地下有粗壮的根茎。叶对生,全缘披针形,羽状脉,具短柄,表面有光泽,先端尖,背面稍淡。秋季开出黄色喇叭形花朵,顶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花冠漏斗状,花冠裂片5,蕾期覆瓦状,开放后边缘向右覆盖,香味浓郁。温带
-
互叶醉鱼
形态特征植株:灌木,高1-4米,枝:长枝对生或互生,细弱,上部常弧状弯垂,短枝簇生,常被星状短绒毛至几无毛;小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叶: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为簇生,在长枝上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2-10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通常全缘或有波状齿,
-
常绿钩吻藤
形态特征攀援性灌木,常绿。叶对生,披针形,长6厘米,表面有光泽,先端尖,常全缘或疏生波纹,背面稍淡;花单生或成小型聚伞花序,出自叶腋,花漏斗形,五裂,裂片圆形,先端稍凹,鲜黄色有香气,长4厘米,雄蕊5,萼绿色有钝裂,着生于有鳞片的短花梗上,花期3月下旬至5月初。果实为长2厘米
-
白花醉鱼草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枝条圆柱形或近圆柱形;小枝、叶柄、花序、花萼外面和花冠外面均在幼时被星状毛和腺毛,后变无毛。叶对生,叶片纸质,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7-2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圆,边缘具重锯齿,上面深绿色,近无毛,下面被灰
-
非洲茉莉
形态特征常绿蔓性藤本,茎长可达4公尺,叶对生,长15公分,广卵形、长椭圆形,先端突尖,厚革质,全缘,表面暗绿色,夏季开花,伞房状集伞花序,腋生,萼片5裂,花冠高脚碟状,先端5裂,裂片卵圆状长椭圆形,花冠筒长6公分象牙白,蜡质,浓郁芳香,蓇葖果椭圆形,大如土芒果,种子顶端具白绢
-
球花醉鱼草
科学分类以前的分类一般将醉鱼草属列入马钱科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入玄参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将这个科列入唇形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II分类法不承认这个科,将这个属放入玄参科。形态特征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