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扁脉醉鱼草

扁脉醉鱼草

编辑:谯杨怡发布时间:2021-02-08 19:07:30

扁脉醉鱼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
别名
白箕稍;小叶醉鱼草;白芨;白积梢;白箕梢;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捩花目
马钱科
迎春花
亚科
醉鱼草亚科
醉鱼草族
醉鱼草亚属
类型
落叶花灌木类

与扁脉醉鱼草相似植物

扁脉醉鱼草

基本信息

学名BuddlejalimitaneaW.W.Smith

别名有梗醉鱼草(云南植物志)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捩花目Contortae

龙胆亚目Gentianineae

马钱科Loganiaceae

醉鱼草亚科Buddlejoideae

醉鱼草族Trib.Buddlejeae

醉鱼草属Buddleja

醉鱼草亚属Subgen.Buddleja

醉鱼草组Sect.Neemda

直花系Ser.Rectiflorae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枝条圆柱形;幼枝、叶片上面、叶柄和花序均被星状柔毛,后变无毛。叶对生,叶片膜质至薄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倒披针形,长6-14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绿白色,密被星状短绒毛;侧脉每边8-12条,两面均扁平;叶柄长6-15毫米。总状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长5-10厘米,宽2-4厘米;花梗长2-3毫米;花萼钟状,长3-5毫米,两面无毛,花萼裂片三角形;花冠紫色,长约1厘米,花冠管圆筒状,长约8毫米,直径3-3.5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星状长柔毛,花冠裂片近圆形,长和宽约3毫米,外面初时被星状毛,后变无毛,内面无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卵形,长约2毫米;子房卵形,长约2-3毫米,无毛,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棍棒状,长约1毫米。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约5毫米,顶端常有宿存花柱。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的瑞丽、福贡、大理、永平、庐水、片马和西藏东南部。生海拔1800-3600米山坡或河旁灌木丛中或林缘。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瑞丽怒江边。

本种提示

本种相似滇川醉鱼草BuddlejaforrestiiDiels,惟本种枝条圆柱形,侧脉两面扁平,花萼外面和花冠外面均无毛,也无鳞片,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而滇川醉鱼草的枝条四棱形,棱上具翅,侧脉下面凸起,花萼外面和花冠外面均被星状疏柔毛,也有鳞片,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等不同。

相关植物
  • 喀什小檗

    种名:喀什小檗学名:BerberiskaschgaricaRupr.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喀什小檗产地分布:产于新疆,俄罗斯也有分布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1米。枝圆柱形,紫红色,光滑无毛,有

  • 大叶桂樱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0-25米;小枝灰褐色至黑褐色,具明显小皮孔,无毛。叶片革质,宽卵形至椭圆状长圆形或宽长圆形,长10-1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叶边具稀疏或稍密粗锯齿,齿顶有黑色硬腺体,两面无毛,侧脉明显,7-13对;叶柄长1-2厘米

  • 光叶火绳

    基本信息学名EriolaenaglabrescensAug.DC.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梧桐科

  • 白花甘肃马先蒿

    植物信息门英文名Angiospermae纲英文名Dicotyledoneae目英文名Lamiales科拉丁名Scrophulariaceae属拉丁名Pedicularis种拉丁名PedicularisalbifloraLi生境生境:蒿属草甸,石坡草甸海拔下限4100海拔上限4

  • 毛瓣车前

    毛瓣车前基本信息学名PlantagolagocephalaBung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车前目Plantaginales车前科

  • 头序报春

    头序报春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capitataHook.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rimu

  • 华西复叶耳蕨

    华西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simulans(Ching)Ching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

  • 帕米尔白刺

    种名:帕米尔白刺学名:NitrariapamiricaVassil.别名:科:蒺藜科属:白刺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新疆阿克苏河上游。形态特征:矮灌木,高12-25(30)厘米。茎由基部多分枝

  • 有盖肉刺蕨

    学名Nothoperanemahendersonii(Bedd.)Ching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

  • 苍山木蓝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灌木,高0.5-1.8米。茎具棱,淡褐色,无毛或近无毛,疏生皮孔,幼枝有白色和棕色平贴丁字毛;腋芽钝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