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过山枫

过山枫

编辑:姚舒鑫发布时间:2021-02-09 13:47:53

过山枫,常绿藤本。幼枝褐色,或红棕色,有时被柔毛,小枝无毛,皮孔圆形,稀疏或密布,髓实心,白色;冬芽圆锥形,长2.5毫米,最外两枚芽鳞片特化成三角形刺。种子新月形至半环形,一端圆钝,另一端略尖,长约4.5毫米,深褐色,具稠密的扰点,具橙红色假种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拉丁名
Celastrus gemmatus Loes.
别名
南蛇藤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龙胆目
卫矛科
过山枫
亚科
卫矛亚科
南蛇藤族
巧茶属
类型
藤本类

与过山枫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藤本,幼枝褐色,或红棕色,有时被柔毛,小枝无毛,皮孔圆形,稀疏或密布,髓实心,白色;冬芽圆锥形,长2.5毫米,最外两枚芽鳞片特化成三角形刺,以后增大,长可达5毫米。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疏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无毛,叶柄长6-2毫米。

聚伞花伞腋生或侧生,通常有3花,总花梗长3~6毫米,花梗长约3毫米,关节位于花梗顶端;花单性异株,黄绿色,萼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圆,花瓣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先端钝圆,边缘啮蚀状;花盘肉质杯状,边缘不裂;雄花:花丝丝状,具乳突,长3、4毫米,着生于花盘边缘,花药卵圆形,不育雌蕊长约2毫米,雌花:不育雄蕊长约1.5毫米,子房近球形,花柱柱状,柱头盘状,先端常3浅裂。

蒴果近球形,直径7-8毫米。种子新月形至半环形,一端圆钝,另一端略尖,长约4.5毫米,深褐色,具稠密的扰点,具橙红色假种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最低海拔:500

最高海拔:1200

生境:山坡灌丛中

是否栽培:野生

分布范围

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

医药信息

来凤,利川,保康,郧西,竹山,竹溪,襄樊

【药名】:过山枫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过山枫的根。

【功效】:祛湿止痛、祛湿利胆、平肝潜阳。

【主治】:治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胆经湿热引起的口苦、两胁不舒、一身黄疸、小便不利、色黄、肝阳上亢所致头晕、颜面潮红、目赤肿痛等。

【性味归经】:苦,凉。入肝、胆、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9一20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地区。

【拉丁名】:CelastrusaceleatusMerr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中药化学成分】:含卫矛醇和β一谷甾醇。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肾炎、胆囊炎、高血压病。

植物数据

相关植物
  • 南蛇藤

    形态特征落叶藤状灌木。小枝光滑无毛,灰棕色或棕褐色,具稀而不明显的皮孔;腋芽小,卵状到卵圆状,长1-3毫米。叶通常阔倒卵形,近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5-13厘米,宽3-9厘米,先端圆阔,具有小尖头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到近钝圆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无毛或叶背脉上具

  • 小果南蛇藤

    形态特征小果南蛇藤的叶纸质至厚纸质,椭圆形、窄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7-14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稀钝楔形,边缘有粗钝锯齿,侧脉5-7对,在叶背显著凸起,叶面光滑无毛,叶背脉上具稀疏硬毛;叶柄长1.5-2.5厘米。聚伞花序多

  • 死人树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3m。老枝灰色,小枝灰褐色,具细棱,圆柱状,光滑,无翅,稍下垂。;芽锥形,长4~7mm,绿叶至暗红色;叶对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8cra,先端急尖或长渐尖,基部窄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0.3-0.5cm。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5—

  • 灯油藤

    形态特征常绿藤本灌木,高达10米;小枝被毛或光滑,皮孔椭圆形,通常密生,稀不显著;腋芽小,三角形,长1-1.5毫米。叶椭圆形、长方椭圆形、长方形、阔卵形、倒卵形至近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较圆,边缘锯齿状,叶两面光滑,稀在叶背脉腋处有微

  • 东南南蛇藤

    形态特征藤状小灌木,小枝纤细开展,光滑无毛;腋芽小,卵状,长约2毫米,最外面芽鳞顶端有时成尖锐刺状。叶纸质或厚纸质,椭圆形、长椭圆形、阔椭圆形或长方椭圆形,稀倒卵椭圆形,长1.5-7厘米,宽1-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钝锯齿,侧脉4-5对,稀3对,两

  • 刺苞南蛇藤

    形态特征藤本灌木;小枝光滑,冬芽小,钝三角状,最外一对芽鳞宿存,并特化成坚硬钩刺,长1.5-2.5毫米,在一年生小枝上芽鳞刺最为明显。叶阔椭圆形或卵状阔椭圆形,稀倒卵椭圆圈,长3-6厘米,宽2-4.5厘米,先端较阔,具短尖或极短渐尖,基部渐窄,边缘具纤毛状细锯齿

  • 金边黄杨

    形态特征金边黄杨是常绿灌木,大叶黄杨的变种之一,特点是叶子边缘为黄色或外形白色,中间黄绿色带有黄色条纹,新叶黄色,老叶绿色带白边。金边黄杨高达4米以上,冠幅3米。生长速度极快,容易繁殖,适应性也非常强,它是优秀的园林绿化观叶彩色灌木。

  • 冬青沟瓣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3米;枝条黄棕色。叶革质,卵形或长方卵形,长4~7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抱茎,边缘具明显不规则大齿,齿端具刺,侧脉6~7,弯曲;无叶柄。聚伞花序,花未见。蒴果球状,直径6~8毫米,绿白色,糠秕状斑块较大,但不甚明显;果序梗长

  • 岩坡卫矛

    形态特征灌木,高1-9米;老枝有时具4棱窄栓翅。叶纸质或近膜质,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2.2厘米,先端窄缩成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叶柄长2-5毫米。聚伞花序通常3花;花序梗细长,长3-7厘米;小花梗长3-5毫米;花5数,紫色、青紫色稀绿色(据采集记录)

  • 高接黄杨

    产地分布大叶黄杨的栽培种,常用女贞为砧高接黄杨,并常修剪成球形,适合行植,丛植或盆栽观赏。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