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兰
鬼兰属兰科,多栖息于林地沼泽,多以山毛榉腐叶为生长地,发现橡树叶也可,地下茎,可多年宿存地下。鬼兰地上部分高5-25cm,无叶。花艳丽,形状奇特,似跳跃状态的青蛙。
- 拉丁名
- Dendrophylax lindenii
- 别名
- 八月瓜、八月炸、八月黄、八月奓、三叶木通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毛茛目
- 科
- 兰科
- 种
- 木通
- 亚科
- 树兰亚科
- 族
- 万代兰族
- 属
- 木通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鬼兰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鬼兰是产生吸根,珊瑚状。地上部分高5-25cm,无叶,以根进行光合作用。花艳丽,形状奇特,似跳跃状态的青蛙。
生长环境
多栖息于林地沼泽,多以山毛榉腐叶为生长地
分布范围
英国Oxfordshire,Buckinghamshire,Herefordshire,和Shropshir。Globally,从北欧到中欧直到比利牛斯山南部,希腊和克里米亚半岛北部均有分布,也在西伯利亚、高加索山已经和喜马拉雅山脉有发现。
关于鬼兰
鬼兰的根系能够很好的与树皮融为一体,他那惹眼的白色大花就像幽灵飘在空中一样,因此又被叫做“幽灵兰”。鬼兰开花甚少,倘若见到鬼兰,你一定会被它诡异的外表所吸引。兰花大都给人清新优雅的感觉,单鬼兰却是兰花中的异类。鬼兰,又名幽灵兰,英文名为ghostorchid。花如其名,它生长在潮湿阴暗的沼泽之中,与鳄鱼为伴,开出的花朵苍白、诡异。昆虫传粉,种子靠风力传播。
发现
1844年,比利时人吉恩·朱尔斯·林登在古巴发现了一种叶片退化、不生长在土地上的兰花。它仅仅依靠在一
条扁平的如同绿色丝带的根,依附在别的树干上,并且开着惨白而形状奇特的花朵。当风轻轻吹过,那些花瓣随风摆动的样子,很像浮在半空中的幽灵—所以,这种兰花被命名为“鬼兰”。
鬼兰是一种附生植物,它虽然也缠绕在别的植物上,却和寄生植物不同。它并不吸取寄主植物的养分,而是利用自身的根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的吸收。后来,人们又在美国福罗里达半岛西南部的沼泽中发现了鬼兰。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佛罗里达的鬼兰是由风或鸟类从古巴酱花种带来而长出来的。
鬼兰十分稀少,主要分布地美国也仅存了2000余株,全部生长在佛罗里达南部沼泽地带。每年6至8月是她的花期,通常只有5%~10%的鬼兰可以开花,一株鬼兰一次只能开一两朵花。但在2007年6月,一位意大利摄影师苦等了4小时后,拍到了一组让人惊叹的照片—因为那株鬼兰居然开了9朵花。
有传闻说,鬼兰可以提炼毒品。在美国电影《改编剧本》中,讲述过一个关于毒品和鬼兰的故事:男女主角到遍布鳄鱼的沼泽地去寻找鬼兰,并吸食从鬼兰中提炼出的毒品,最后男主角惨死在鳄鱼的口中。虽然没有科学家出面证实—鬼兰是否可以提炼毒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植物本身的确具有一种毒品般的气质。
采集野生鬼兰是违法的。因为人工培植鬼兰非常困难,而野生鬼兰又非常稀有,所以这种植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如今,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公园已向游人开放了“观赏鬼兰”的旅游项目,在进入沼泽地前,导游会先将鳄鱼引开,游人们才能在沼泽里行进,去观赏这种幽灵般的植物。
-
车前虾脊兰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南部(腾冲)和西藏南部(聂拉木)。生于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下。国外分布:也分布于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形态特征根状茎不明显。假鳞茎短圆锥形,粗1.5—2厘米,
-
耳唇兰
形态特征耳唇兰植株长数十厘米或更长。假鳞茎圆筒形,两端常略收狭,长2.5-11厘米,粗7-13毫米,干后绿黄色,有疏的纵皱纹,在互相连接处生数条根。叶狭椭圆形至狭椭圆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2.1-4.1(-5.7)厘米,先端渐尖或钝,中脉位于中央,不偏于一侧;叶柄长1-
-
浙杭卷瓣兰
形态特征茎根状茎匍匐,粗约1毫米,当年生的被筒状鞘;鞘膜质,长4毫米,宽松地围抱根状茎,口缘斜的。根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状茎节上。假鳞茎彼此相距约1-1.5厘米,卵球形,长5-8毫米,中部粗4-6毫米,具4个棱角,干后有许多皱纹,顶生1枚叶。叶
-
棒叶万带兰
形态特征棒叶万带兰多年生草本。茎攀援状,长达1米以上。叶肉质,圆柱状,绿色,先端钝。总状花序,疏生数花。花大,径达7厘米以上,紫红色。花期夏季。生长环境棒叶万带兰喜高温、高湿、荫蔽。忌酷热、干燥和强光。常附生于山地疏林中的树上。
-
肥猪草
形态特征香石豆兰,附生植物。根茎纤细,粗2-3mm。假鳞茎长圆形,长3-4cm,基部生多数须根,顶生1叶。叶片革质,厚而脆,长圆形,长4-9(-12.5)cm,宽1.2-1.5(-2.2)cm,先端微凹,基部骤狭为短柄,全缘;中脉明显。花葶纤细,生于假鳞茎基部,直立,高4-7
-
一柱齿唇兰
形态特征株高18-25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圆柱形,粗壮,直径约5毫米,无毛,具5-6枚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长2.5-8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钝,稍偏斜,不等侧,基部骤狭成柄;叶柄长2-2.5厘
-
短叶虾脊兰
产地分布产陕西南部(佛坪)、甘肃南部(康县)、台湾(宜兰、南投、嘉义、台东、花莲等地)、湖南(新宁)、湖北西部(兴山一带)、四川(康定、南坪、峨眉山、理县、汶川、宝兴、南川金佛山)、贵州(地点不详)和云南西北部(独龙江流域、高黎贡山)。生于海拔1400---2500米的山地林
-
城口盆距兰
形态特征茎茎匍匐状,纤细,长3--13厘米,粗约2毫米,具多数叶。叶叶二列互生,狭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2--4.5厘米,宽4--6毫米,先端锐尖并且具2—3小裂,裂片刚毛状。花伞形花序具2—3朵花;花序
-
悉尼火百合
悉尼火百合(Doryanthesexcelsa)是龙舌兰科茅花属的多年生植物,是澳大利亚东部的特有种。我国热带地区引种栽培。
-
箭唇石豆兰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广东。形态特征多年生匍匐草本。根状茎纤细。假鳞茎散生于根状茎上,斜卵形,被膜质鞘,顶生1叶。叶纸质,卵状披针形或矩圆形,先端钝并具短尖。花葶生于根状茎上,纤细如发,基部被膜质鞘,顶生1朵小花。花紫红色。生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