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齿叶金光菊

齿叶金光菊

编辑:谯炎煦发布时间:2021-02-10 10:30:10

齿叶金光菊(RudbeckiaspeciosaWend.)菊科金光菊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30~120厘米,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长圆形或卵形,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头状花序,舌状花12~20朵,金黄色,花期8~9月。齿叶金光菊性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水湿,宜在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土中生长良好。齿叶金光菊原产于北美,北京偶有栽培。齿叶金光菊株型较大,盛花期花朵繁多,适合公园、机关、学校、庭院等场所布置,亦可做花坛,花境材料,也是切花、瓶插之精品,此外也可布置草坪边缘成自然式

拉丁名
Rudbeckia speciosa Wend.
别名
扁蓄蓼、醋柳、胡水蓼、湖蓼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桔梗目
菊科
齿叶金光菊
亚科
管状花亚科
向日葵族
金光菊属
类型
草本类

与齿叶金光菊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120厘米,多少被长硬毛或粗毛。茎上部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长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有不规则锯齿,3~5脉,具叶柄;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约15厘米,无柄或微抱茎或渐狭成具宽边缘的柄,边缘条裂或有尖锯齿;最上部叶变小且全缘。头状花序,直径5~7厘米;总苞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舌状花12~20朵,金黄色,基部桔黄色,长3.8厘米;管状花褐紫色,花托直径10~16毫米,高16~18毫米;花柱分枝短而钝;冠毛短冠状。花期8~9月。

生态习性

齿叶金光菊性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强,耐寒又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水湿,宜在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土中生长良好。

地理分布

原产于北美,北京偶有栽培。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齿叶金光菊多采用分株及播种繁殖。

分株繁殖:春季和秋季都可进行。春天以刚萌芽,秋天于花后分株较合适。直接将萌孽苗与母株挖切后分栽,或将地下宿根挖出后分株,分株时每棵子株需要带有3-4个顶芽。南方以秋季10-11月分株为好,北方寒地一般在春季3-4月分株。

播种繁殖:播种在春、秋季均可,种子发芽力可保持约2年。南方可露地苗床播种,北方秋季露地播种,春季在温室或拱棚内育苗。用肥沃沙质土作播种床土,将床土装人育苗盘内,刮平,浇底水后,种子混细沙撒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6克。播后覆土,在适宜温度下,5-7天出苗,长到2-3对真叶时,可移苗培育。终霜后可定植露地。

栽培方法

育苗:种子萌芽需光。播种前需喷施杀真菌剂,播种后覆上一层薄薄的蛭石以保持土壤的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避免阳光直射,应进行适当遮阴。

移栽:上盆萌芽后3至4周,可用6至8厘米的花盆进行移植;5至6周后可用10至17厘米的花盆或3至5升的容器移植上盆,两次移植对植株的品质有利。切花用的植株间距以25至30厘米×30至35厘米为宜。

基质:需排水、透气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中粘土含量为20%至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至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以内的缓释肥(3至6个月)。要求基质中含有铁螯合物和微量营养元素,pH值为5.8至6.2。

光照:长日照(14至16小时)有利于花芽进行分化。保持高光照水平,有利于茎干的粗壮和植株品质的提高。冬季和早春,盆栽和切花产品都需进行补光,夜晚可中断补光。一段时间的短日照可控制植株生长。移植后2至5周置于短日照(10小时)的条件下7至10天,可促进株形紧凑。之后再转变成长日照(14至16小时)。

温度:温度生育适温为18℃至25℃。齿叶金光菊生长需温暖的气候。温度在16℃以下将延长三周以上的栽培时间,并会导致叶片变红。不耐霜冻。

施肥:肥料需肥量中等。每周施用100百万分比浓度至150百万分比浓度的氮、钾平衡肥(N:K2O比例为1:1.5),避免高铵和高氮水平。为了防止镁和铁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5%的硫化镁1至2次,及铁螯合物1至2次。

浇水:由于齿叶金光菊植株纤细,故在生长期要适当节制浇水,抑制高生长,以免倒伏。喜低湿、通风透气的栽培环境。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分干燥,过于干燥会导致叶缘坏疽。在冷室中栽培严禁从植株上方浇淋,且后期湿度不能过高,以防灰霉菌的孳生。

绑扎:当植株长到1米以上时,需及时设支架进行绑扎,避免植条被风吹折断。为了促使侧枝生长,延长花期,当第一次花谢后要及时剪去残花。

主要价值

齿叶金光菊株型较大,盛花期花朵繁多,五颜六色,繁花似锦,光彩夺目,且开花观赏期长、落叶期短,能形成长达半年之久的艳丽花海景观,因而适合公园、机关、学校、庭院等场所布置,亦可做花坛,花境材料,也是切花、瓶插之精品,此外也可布置草坪边缘成自然式栽植。

相关植物
  • 细裂黄鹌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长,木质,向上转变成多分枝的根颈,根茎粗厚,被残存的深褐色的叶柄。茎单生或少数成簇生,高18-40厘米,自中部或自基部分枝,全部茎枝无毛或稀疏的绢毛。基生叶多数,包括叶柄长8-15厘米,宽2-4厘米,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披针形或线形,6-9

  • 长花黄鹌菜

    形态特征菊科黄鹌菜组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根垂直直伸,生多数或少数须根。茎直立或2-4条茎成簇生,下部有稀疏的皱波状多细胞长或短节毛或无毛或脱毛,自中部或顶端伞房花序状分枝。基生叶全形倒披针形或卵状倒披针形,长6.5-23厘米,宽1-7厘米,大头倒向羽状浅裂

  • 大滨菊

    形态特征茎生叶无柄、线形。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舌状花白色,有香气;管状花两性,黄色。瘦果,果熟期8至9月。大滨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少分枝,株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线形,稍短于基生叶,无叶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

  • 高山蓍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茎茎直立,高30-80厘米,被疏或密的伏柔毛,中部以上叶腋常有不育枝,仅在花序或上半部有分枝。叶叶无柄,条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7-15毫米,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

  • 川甘亚菊

    形态特征小灌木,高达70厘米。老枝灰黑色;花枝被稀疏贴伏的短柔毛。叶宽卵形、圆形或卵形、扁圆或宽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不规则三角形锯齿或3-5即不规则也不十分明显的浅裂,而裂片边缘有尖齿。叶顶端急尖或截形。上部和接花序下部的叶小,匙形、圆形或长椭圆形

  • 云南亚菊

    形态特征灌木状,高25—50厘米,根稍木质化,自基部发出多数的茎。茎直立或几直立,被灰白色绒毛,上部作伞房状花序分枝。茎叶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长2—3毫米,叶两面灰白色,被短绒毛,上部叶小,裂度渐弱,最上部叶不分裂,线形,长达1厘米。疏松伞

  • 灯盏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状茎木质,粗厚或扭成块状,斜升或横走,分枝或不分枝,具纤维状根,颈部常被残叶的基部。茎数个或单生,高5-50厘米,基部径1-1.5毫米,直立,或基部略弯,绿色或稀紫色,具明显的条纹,不分枝,或有时有少数(2-4个)分枝,被疏或较密的短硬

  • 万寿菊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

  • 亚洲蒲公英

    形态特征蒲公英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

  • 紫菀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连柄长20-50厘米,宽3-13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具小尖头的圆齿或浅齿。下部叶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