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少穗竹
圆锥少穗竹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virdi-glaucescens(Carr.
- 别名
- 粉绿竹(竹林培育),金竹(江苏宜兴),乌竹(浙江),红根笋竹(福建)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种
- 船竹
- 亚科
- 稻亚科
- 族
- 倭竹族
- 属
- 刚竹属
- 类型
- 竹类
与圆锥少穗竹相似植物
圆锥少穗竹产地分布:产广西上思县十万大山
形态特征:
竿高2—3米,直径0.5-1厘米,幼时被白粉,无毛;节间长15—25厘米;竿环隆起高于箨环;竿每节为3分枝。竿箨迟落,无毛;箨耳及鞘口缝毛缺,或有少数直立的缝毛;箨舌微拱形,高不及1毫米,边缘具短纤毛;箨片易落(在标本上未能见到)。每小枝具2或3叶;叶鞘无毛;叶耳及鞘口缝毛俱缺,叶舌明显伸出,高1一1.5毫米,斜拱形,除基部密生丛毛外,背部及边缘均无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11毫米,上端缓渐尖,顶端呈短而光滑的刺芒状,两面均无毛,下表面微粗糙。圆锥花序具7—10余枚小穗;花序柄连同下部分枝的一部分均为鞘状苞片所包没;分枝及小穗柄均纤细,棱上具微刺毛;小穗含数朵至多朵小花,长2—11.5厘米;小穗轴节间长为外稃之半,背面及顶端有微毛;颖2或3片,第一颖小形,第二颖或第三颖较大而类似外稃;外稃长约13毫米,具微糙毛,脉细弱,7—13条,先端渐尖成芒状尖头;内稃2脊均具纤毛;顶端有数条纤毛突出于2脊之上;鳞被3,长2—2.5毫米,线状披针形或棱状长椭圆形;雄蕊3,花药长4毫米;花柱1,柱头3,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花期均为4—5月。
-
外贝加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不具根状茎。秆丛生,高40-70厘米,花序以下粗糙。叶舌长2-2.5毫米,先端钝;叶片扁平或内卷,宽1-2毫米,先端渐尖,粗糙。圆锥花序长圆形,长达12厘米。甚紧缩;小穗长6-7毫米,含5-8小花,绿色,两颖近相等,长约3毫米,具3脉,先端尖;外稃有不明显脉,长
-
锐齿风毛菊
锐齿风毛菊学名Saussureaeuodon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管状
-
绒毛马先蒿
种名:绒毛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tomentosaLi别名:科:玄参科属:马先蒿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西北部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干后不变黑色,高达12厘米,全体密被短绒毛;主根细
-
帚状马先蒿
形态特征植物下部未见,上部长达1英尺,直立,不分枝,几乎无毛,有条纹,直至顶部均有叶。叶下部者互生,上部者亚对生,稍稍变小,均有长柄,柄无毛,叶片下面散布脆骨质毛(白色肤屑状物),轮廓线形,宽1厘米,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钝头,有细齿,自宽阔的基部作狭仄的延下。花均腋生,下部
-
轮花香草
基本信息学名LysimachiasubverticillataC.Y.W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
-
巴西含羞草
形态特征直立、亚灌木状草本;茎攀援或平卧,长达60厘米,五棱柱状,沿棱上密生钩刺,其余被疏长毛,老时毛脱落。二回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总叶柄及叶轴有钩刺4-5列;羽片(4-)7-8对,长2-4厘米;小叶(12)20-30对,线状长圆形,长3-5毫米,宽约1毫米,被白色长
-
多叶鹤首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西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海拔:2800-3000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长芒草沙蚕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草本。秆直立,细弱,高约30厘米。叶鞘除口部疏生柔毛外,其余大都平滑无毛;叶舌短,呈纤毛状或近于缺;叶片质硬,内卷似细针状,长4-13厘米,宽约1毫米,上面有时具极稀疏柔毛,下面平滑无毛。穗状花序长10-15厘米;小穗成熟时草黄色,排列较疏松,含3-8小花,长
-
江南地不容
产地分布产湖北西南(宣恩),四川东部、东南部和中部,贵州(瓮安),湖南西北部,江西井冈山,福建武夷山区,广西北部和西部。形态特征草质,缠绕藤本,全株无毛。块根短棒状、纺锤状或团块状。枝褐色,有直纹。叶纸质,三角形或三角状近圆形,长、宽均约5-1
-
光亮悬钩子
形态特征常绿攀援灌木,高约斗米;老枝无毛,幼枝具细柔毛或近无毛,具短小皮刺。复叶具3小叶;小叶片革质,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B-13厘米,宽4-7厘米,顶端尾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光亮,两面无毛或仅沿叶脉具细柔毛,边缘具稀疏浅锐小锯齿,叶脉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