帚状马先蒿
帚状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fastigiata)是玄参科马先蒿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35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拉丁名
- Pedicularis fastigiata Franch.
- 别名
- 绿苋,野苋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玄参科
- 种
- 帚状马先蒿
- 亚科
- 鼻花亚科
- 族
- 鼻花族
- 属
- 马先蒿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帚状马先蒿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物下部未见,上部长达1英尺,直立,不分枝,几乎无毛,有条纹,直至顶部均有叶。叶下部者互生,上部者亚对生,稍稍变小,均有长柄,柄无毛,叶片下面散布脆骨质毛(白色肤屑状物),轮廓线形,宽1厘米,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钝头,有细齿,自宽阔的基部作狭仄的延下。花均腋生,下部疏远,上部稠密而作帚状,无梗;萼长1厘米,卵状长圆形,前方开裂,具5齿,齿均叶状,顶端膨大;花冠玫瑰色,管细,有细毛,长4厘米,下唇这约1厘米,圆形,3裂,侧裂亚圆形,中间者较小一倍;盔深红色,背有狭翅(鸡冠状凸起),向后反卷,成为半环形的喙,喙端截形而开裂;雄蕊花丝无毛。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35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分布范围
为我国特有种,产云南西北部(澜沧江附近),仅采得一次。
本种提示
本种我们仅有模式种的照片和花的解剖,以上记载系佛氏的原描述。根据花的解剖,我们发现有些点与佛氏的记载不同。第一,在我们的解剖中,萼齿仅3枚而不是5枚,后方1枚较小;第二,花管有的仅长3.5厘米;第三,下唇侧裂为褶扇形而有深心胜形基部,并非亚圆形,特附志于此。这一种以其狭长的帚状花序与很小的花,很易于区别。
-
之形喙马先蒿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干时略变黑色,常很强壮,高达30厘米。根茎粗壮,在大植株中径达8厘米,长1-3厘米,节上发出多数须根,下方发出圆锥状主根,后者下端常有分枝,多少木质化。茎多条,中央的一条直立,侧出者常弯曲或匍匐上升,常较中央者为长,下部亦常生入
-
箭药兔耳草
产地分布分布于云南及西藏东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海拔:3700-4500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碎米蕨叶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甘肃西部、青海、新疆北部或或许也有国外分布:中亚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长蒴母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亚洲东南部也有。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长10-40厘米,根须状;茎始简单,不久即分枝,下部匍匐长蔓,节上生根,并有根状茎,有条纹,无毛。叶仅下部者有短柄
-
紫色万叶马先蒿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紫色万叶马先蒿种拉丁名:PedicularismyriophyllaPall.var.purpureaBunge科中文名:玄参科科拉丁名:Scrophulariaceae属中文名:马先蒿属
-
阿洛马先蒿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干时不变黑,根茎鞭状,有三角形厚鳞片,在近端处(根颈)发出长须状根,须状根有灰褐色毛,老时减退。茎茎多数,高1.5-40厘米,柔弱而细,略作四角形,上部有沟纹,有成2行之毛或几光滑,有疏距的对生之枝与叶。
-
毛泡桐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辽宁南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国外分布:日本,朝鲜,欧洲和北美洲有栽培引种。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假斗大王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自我国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及西北部国外分布:缅甸北部与印度的阿萨姆。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狭裂三角齿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四川北部大金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孱弱马先蒿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高达11厘米。根根成束,在多年生的植株中多少纺锤形而变粗,肉质。茎茎多数,柔弱,被有短柔毛,弯曲上升或可能多少倾卧铺散。叶叶基生与茎生,前者少数,长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