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镰荚棘豆

镰荚棘豆

编辑:谯佑玲发布时间:2021-02-09 15:05:04

镰荚棘豆(学名:Oxytropisfalcata),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棘豆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1-35厘米,具粘性和特异气味。根径6毫米,直根深暗红色。茎缩短,木质而多分枝,丛生。羽状复叶长5-12(-20)厘米;托叶膜质,长卵形,于2/3处与叶柄贴生,彼此合生,上部分离,分离部分披针形,先端尖,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叶柄与叶轴上面有细沟,密被白色长柔毛;小叶25-45,对生或互生,线状披针形、线形,长5-15(-20)毫米,宽1-3(-4)毫米,先端钝尖,基部圆形,上面疏被白色长柔毛,

拉丁名
Oxytropis ambigua (Pall.) DC.
别名
可疑棘豆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蓝垂花棘豆
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山羊豆族黄耆亚族
棘豆属
类型
草本类

与镰荚棘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35厘米,具粘性和特异气味。根径6毫米,直根深,暗红色。茎缩短,木质而多分枝,丛生。羽状复叶长5-12(-20)厘米;托叶膜质,长卵形,于2/3处与叶柄贴生,彼此合生,上部分离,分离部分披针形,先端尖,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叶柄与叶轴上面有细沟,密被白色长柔毛;小叶25-45,对生或互生,线状披针形、线形,长5-15(-20)毫米,宽1-3(-4)毫米,先端钝尖,基部圆形,上面疏被白色长柔毛,下面密被淡褐色腺点。

6-10花组成头形总状花序;花葶与叶近等长,或较叶短,直立,疏被白色长柔毛,稀有腺点;苞片草质,长圆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密被褐色腺点和白色、黑色长柔毛,边缘具纤毛;花长20-25毫米;花萼筒状,长11-16(-18)毫米,宽约3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和黑色柔毛,密生腺点,萼齿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长3-4.5毫米;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旗瓣长18-25毫米,瓣片倒卵形,长15毫米,宽8-11毫米,先端圆,瓣柄长10毫米,翼瓣长15-22毫米,瓣片斜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斜微凹2裂,背部圆形,龙骨瓣长16-18毫米,喙长2-2.5毫米;子房披针形,被贴伏白色短柔毛,具短柄,含胚珠38-46。

荚果革质,宽线形,微蓝紫色,稍膨胀,略成镰刀状弯曲,长25-40毫米,宽6-8毫米,喙长4-6毫米,被腺点和短柔毛,隔膜宽2毫米,不完全2室;果梗短。种子多数,肾形,长2.5毫米,棕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镰荚棘豆生长于海2700-4300米的山坡、沙丘、河谷、山间宽谷、河漫滩草甸、高山草甸和阴坡云杉林下;在西藏多生于海拔4500-5200米的高山灌丛草地、山坡草地、山坡砂砾地、冰川阶地、河岸阶地上,有时成群落分布。

分布范围

镰荚棘豆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及夏河、卓尼、玛曲)、青海、新疆(且末、于田)、四川(若尔盖、红原)和西藏(嘉黎、班戈、双湖、仲巴、日土)等省区。

模式标本采自甘肃。蒙古也有分布。

可治刀伤(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药材鉴别

全草有特殊气味。根呈圆锥形、粗壮、微木质化,分枝较多,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长10~20cm,根皮与木质部易剥离,质坚韧,断面淡白色。叶轴繁多,纵生,小叶片脱落,稀存,完整叶具小叶25~45枚,对生,小叶片披针形,基部圆形,先端钝尖,湿润展开后长达20mm,宽1~3mm。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头状总状花序,顶生或无,花冠紫红或暗紫色、蝶形、旗瓣倒卵形。雄蕊10枚,二体;子房被白色长柔毛。荚果较弯曲,呈镰形。种子稀见,气臭,味微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的比例为:1∶1∶4∶1∶12。木栓层由10层左右细胞组成,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紧密,横向排列,壁微栓化;皮层由8层左右薄壁细胞组成,靠近木栓层者为网状长圆形细胞,长37.5μm,宽18.8μm,靠近韧皮部者为圆形或多边形薄壁细胞,直径11.3~15.0μm,多个聚集,皮层中间有隙缝;韧皮部由大多数纤维束和薄壁细胞组成,纤维细胞直径7.5~15.0μm,壁厚,纹孔极小,圆点状或眼状,单个散在或多个成簇,薄壁细胞大小同皮层细胞,韧皮部有从木质部延伸来的射线,射线两侧有大量空隙存在;形成层由一层径向壁延伸的薄壁细胞组成,排列整齐紧密,长18.8μm,宽7.5μm;木质部导管大多单个散在,直径15.0~45.0μm,壁厚3.8~5.2μm,导管周围是薄壁细胞,多边形者居多,另有近圆形镶嵌式排列者,直径均为7.0~15.0μm,居导管两侧者,排列较整齐,形成射线,部分射线延伸至韧皮部。无髓。

托叶(与叶柄合生)横切面

横切面直径1mm,黄色。上表皮细胞正方形,直径4.0μm,排列整齐,中间密生非腺毛。厚角组织和海绵组织中有大量油细胞,油细胞在厚角细胞及薄壁细胞中排列规则,呈类圆形,直径7.5~15.0μm,间隙小。微管束由小型致密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组成,韧皮部近正方形,直径3.8μm,排列整齐紧密;木质部导管散生,直径1.9μm。栅栏细胞1行,长22.5μm,宽3.8μm,排列整齐或破碎,不穿过中脉。

根粉末

呈灰棕色。薄壁细胞为不规则多边形,直径15.0~22.5μm,壁直、镶嵌式排列,内含油滴。皮层由长圆形细胞形成网状,细胞长37.5μm,宽11.3μm。螺纹导管大多束生,直径5.6~18.8μm。纤维成束,直径9.4μm,壁薄、弯曲。草酸钙结晶多,主为方晶,大小、形状各异,直径3.0~20.0μm之间,无淀粉粒。

托叶粉末

离生性分泌腔多见,外围细胞形状各异,直径7.5~15.0μm。腔扁圆形,长约52.0μm,薄壁细胞排列紧密,壁圆润,非腺毛极长。纤维直或弯曲,无分枝。

叶粉末

气孔不等式为多,副卫细胞3~4个,3个多见;也有平轴式。气孔长径18.3μm,短径7.5μm;副卫细胞长径11.3~30μm,短径7.5μm。表皮细胞壁薄、曲,排列紧密。梯纹导管直径11.3μm左右。非腺毛弯曲,长不定,18.8~150μm者均有,宽3.8μm。

相关植物
  • 大花田菁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4-10米,胸径达25厘米。枝斜展,圆柱形,叶痕及托叶痕明显。羽状复叶,长20-40厘米;叶轴圆柱,幼时密被毛,后变无毛;托叶斜卵状披针形。长达8毫米,早落;小叶10-30对,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6毫米,叶轴中部小叶较两端者

  • 海南蝙蝠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达100厘米,上部与花序总轴密被灰黄色钩状柔毛和疏被白色柔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刺毛状,长6-7毫米,具条纹,有睫毛;叶柄长1.5-2厘米,密被灰黄色钩状柔毛和疏被柔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近倒三角形,长2-3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截

  • 总状花羊蹄甲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皮粗糙,近黑色;小枝纤细,曲折,无毛,藤状或下垂;幼枝被柔毛。叶革质,扁圆形,宽度大于长度,长1.5-3(-4)厘米,宽2.2-4.5(-6)厘米,先端分裂达叶长的1/3,裂片阔圆,基部稍呈心形,下面被灰色柔毛或无毛;基出脉7-9条;叶柄长8-12毫米,

  • 假地豆

    形态特征小灌木或亚灌木。茎直立或平卧,高30-150厘米,基部多分枝,多少被糙伏毛,后变无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3;托叶宿存,狭三角形,长5-15毫米,先端长尖,基部宽,叶柄长1-2厘米,略被柔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2.5-6厘米,宽1.3-

  • 金川岩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茎直立,多数,少分枝,被疏短柔毛。叶长8-12厘米,叶轴被短柔毛;托叶长卵形,长8-10毫米,先端具细尖头,合生至上部,外面仅基部被疏毛;小叶9-13,近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小叶片阔卵形或近圆卵形,长19-15毫米,宽8-10毫米,先端圆形

  • 乡城黄耆

    形态特征茎多数丛生,平卧或上升,长20-30厘米,疏被白色短柔毛。羽状复叶有15-19片小叶,长2.5-7厘米,叶柄长4-6毫米;托叶线状披针形,长达3毫米,散生短伏贴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2毫米,宽1.5-5毫米,先端圆或截

  • 太白山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根粗壮,直伸,颈部常具数个分叉。茎茎直立或上升,高20-40厘米,有条棱,被白色柔毛。叶羽状复叶有11-19片小叶,长3-8厘米;叶柄长0.5-1.5厘

  • 菱叶鹿藿

    形态特征缠绕草本。茎纤细,通常密被黄褐色长柔毛或有时混生短柔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小,披针形,长3-7毫米;叶柄长3.5-8厘米,被短柔毛,顶生小叶卵形、卵状披针形、宽椭圆形或菱状卵形,长5-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

  • 多花羊蹄甲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幼枝具棱,与花序同被深褐色或黄褐色茸毛;卷须单生或成对,被柔毛。叶近革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8-11.5厘米,宽6-11厘米,基部心形至深心形,先端2裂,达叶长的1/4-1/3,裂片先端急尖或圆钝,有时渐尖,边缘不明显的微波状,上面疏被微柔毛,下面被褐色柔毛

  • 港油麻藤

    形态特征高大攀援藤本,长可达10米,上部近草质,基部木质;茎具深纵沟槽,幼时密被锈色柔毛,老茎近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早落;叶柄长约6.5厘米;小叶纸质,顶生小叶宽卵形或菱状卵形,长5-9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具细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