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玉门黄耆

玉门黄耆

编辑:爱心源发布时间:2021-02-22 10:53:57

玉门黄耆为豆科黄耆属的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植物。

拉丁名
Astragalus yumenensis S. B. Ho in Bull
别名
鹭兰,鹭草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狭叶白蝶兰
亚科
兰亚科
山羊豆族·黄耆亚族
黄耆属
类型
花卉类

与玉门黄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根粗壮,木质化,根颈有多数分枝。

茎不发达,高2-6厘米,被灰白色伏贴毛。

羽状复叶有5-7片小叶,长5-7厘米;叶柄较叶轴稍短;托叶基部同叶柄贴生,分离部分三角形,被白色伏贴毛;小叶狭线形,长10-25毫米,宽1-1.5毫米,两面疏被白色伏贴毛。

总状花序的花序轴长3-4厘米,生5-15花;总花梗长为叶长的1.5-3倍,被白色伏贴毛;苞片披针形,近膜质,较花梗长,长约2毫米,被白色和黑色缘毛;花萼管状,长8-12毫米,被白、黑伏贴毛,萼齿钻状,长约2毫米;花冠紫红色,旗瓣长17-20毫米,倒卵状狭长圆形,先端微凹,下部渐狭,翼瓣长14-16毫米,瓣片线状长圆形,先端微缺,与瓣柄近等长,龙骨瓣长10-14毫米,瓣片较瓣柄稍短;子房无柄,线形,被黑、白伏贴毛。

荚果圆柱形,长约10-15毫米,厚约2毫米,腹缝线稍龙骨状凸起,背缝线有沟槽,被白色和杂有少量的黑色毛,假2室,每室有种子数颗。

花期5-6月,果期7-8月。

相关植物
  • 银荆

    形态特征无刺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嫩枝及叶轴被灰色短绒毛,被白霜。二回羽状复叶,银灰色至淡绿色,有时在叶尚未展开时,稍呈金黄色;腺体位于叶轴上着生羽片的地方;羽片10-20(-25)对;小叶26-46对,密集,间距不超过小叶本身的宽度,线形,长2.6-3.5毫米,宽0.4-

  • 变色锦鸡儿

    形态特征矮灌木,高20-80厘米。树皮褐色或深褐色常有条棱,有或无光泽,嫩枝疏被柔毛。叶假掌状或簇生有4片小叶;托叶披针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具刺尖,长枝者宿存,长1-4毫米,短枝者脱落;叶柄在长枝者长5-10毫米,宿存,短枝上叶无柄;小叶狭披针形、倒卵状楔形或线形,长5

  • 多枝黄耆

    形态特征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多数,纤细,丛生,平卧或上升,高5-35厘米,被灰白色伏贴柔毛或混有黑色毛。奇数羽状复叶,具11-23片小叶,长2-6厘米;叶柄长0.5-1厘米,向上逐渐变短;托叶离生,披针形,长2-4毫米;小叶披针形或近卵形,长2-7毫米,宽

  • 猫头刺

    形态特征垫状矮小半灌木,高8-20厘米。根粗壮,根系发达。茎多分枝,开展,全体呈球状植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膜质,彼此合生,下部与叶柄贴生,先端平截或呈二尖,后撕裂,被贴伏白色柔毛或无毛,边缘有白色长毛;叶轴宿存,木质化,长2-6厘米,下部粗壮,先端尖锐,呈硬刺状,老时淡黄色

  • 象鼻藤

    形态特征象鼻藤是灌木,高4-6米,或为藤本,多分枝。幼枝密被褐色短粗毛。羽状复叶长6-8(-10)厘米;叶轴、叶柄和小叶柄初时密被柔毛,后渐稀疏;托叶膜质,卵形,早落;小叶10-17对,线状长圆形,长6-12(-18)毫米,宽(3-)5-6毫米,先端截形、钝或凹缺,基部圆或阔

  • 赤豆

    形态特征赤豆是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植物。高30-90厘米,植株被疏长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形,长0.9-1.7厘米;小叶卵形至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5-8厘米,先端宽三角形或近圆形,侧生的偏斜,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疏长毛。花黄色,约

  • 阿拉套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茎短缩,散生白色柔毛,高5-2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基生,具4-8片轮生小叶,共有10-17轮,长5-12厘米;叶柄长2-6厘米;托叶宽披针形,长8-12毫米,宽2-3毫米,膜质,带红色,边缘具丝状缘毛;小叶长圆形或

  • 阿尔泰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16厘米。根粗壮。茎缩短,分枝多,疏丛生,绿色。羽状复叶长5(8)-15(-18)厘米;托叶膜质,于基部与叶柄贴生,彼此合生;叶柄与叶轴扁平,小叶之间被少数腺体,微被疏柔毛,至几无毛;小叶17-25,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10-20毫米。宽3-5毫

  • 白花草木犀

    形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高70-20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多分枝,几无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尖刺状锥形,长6-10毫米,全缘;叶柄比小叶短,纤细;小叶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30厘米,宽(4)6-12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疏生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细

  • 鸡骨草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味甘、微苦,性凉。归经:归肝、胃经。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主治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