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粉小花锥花
草本,茎高约70厘米,钝四棱,槽不明显,密被厚的灰色绒毛。聚伞花序腋生,多花,密集。花柱扁平,无毛,与雄蕊及花冠上唇等长,先端短而不等的2裂。小坚果褐色,无毛,平滑。花期6月。
- 拉丁名
- Gomphostemma parviflorum Wall. ex Benth var. farin
- 别名
- 石疙瘩、沙虫叶、白线草、沙虫草、粪虫叶、野苏麻、猪屎粑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唇形科
- 种
- 小花锥花
- 亚科
- 锥花亚科
- 族
- 香茶菜族
- 属
- 锥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被粉小花锥花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小花锥花(原变种)不同在于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具三出脉;花萼狭钟形,萼齿线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略短于萼筒;小坚果有细纹。
生长环境
生于沟谷杂木林下或林缘等近水边荫湿处,海拔600-1500米。
分布范围
产云南南部;印度,缅甸,泰国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
小花线纹香茶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柔弱草本,基部匍匐生根,并具小球形块根。茎高15—100厘米,直立或上升,四棱形,具槽,被短柔毛至几被长疏柔毛,常下部具多数叶。叶卵形、阔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8.8厘米,宽0.5-5.3厘米,顶端钝,基部截形、圆形或阔楔形,稀浅心形,边缘圆齿状,草质,上
-
新风轮菜
基本信息中文名:新风轮菜别称:大叶假荆芥拉丁学名:Calaminthadebilis(Bunge)Benth.科属:唇形科新风轮属产地分布:我国新疆等地形态特征新风轮菜为多年生植物,茎分枝
-
绒毛毛萼香薷
形态特征半灌木,高1.5-2米。小枝近圆柱形,干时褐紫色,具条纹,被灰卷曲疏柔毛。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2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疏生圆齿状锯齿,上面榄绿色,被微柔毛或近无毛,下面灰绿色,被微柔毛及腺点,侧脉4-5对,与中脉在上面下陷
-
樱桃鼠尾草
形态特征单叶对生,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锯齿叶缘,总状花序,花萼合生,钟状,二唇形,宿存,花冠唇形,有桃红、深红、粉红、杏黄、白等色,上唇直立、斜上或镰刀形,上裂片有绒毛,下唇三裂,中裂片较大,凹缺或二裂,下裂片宽大而下垂,两侧开裂,末端凹入,雄蕊四枚,后方二枚雄蕊退化,前二
-
木锥花
形态特征灌木或粗壮草本。茎高1-5米,钝四棱形,具微槽,密被污黄色星状毡毛,弯曲。叶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阔卵圆形,长11.5-26.5厘米,宽4-11.5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急尖或楔状渐狭,边缘自基部以上为粗锯齿或圆齿状牙齿,近基部全缘,草质,上面干时紫褐色或橄榄
-
长齿多叶香茶菜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萼长达5毫米,萼齿长三角形,几裂至花萼长之半,花冠长达10毫米。生长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云南松下,海拔2800—3500米。是一种绿色植物。分布范围产云南西北部;生于山坡灌丛或云南
-
少毛伏黄芩
科学分类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iatae黄芩亚科Scutellarioideae黄芩属Scutellaria黄芩亚属Subg.Scutellaria顶序黄
-
科西嘉薄荷
基本信息品名:科西嘉薄荷界:植物界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唇形目Lamiales科:唇形科Lamiaceae属:薄荷
-
展毛地椒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无毛,宽卵状披针形,长10-12毫米,宽4-5毫米,具7-9脉;花序轴密被十分平展的毛,毛短于花序轴直径。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600-2000(3500)米的山坡石砾地或草地,河岸沙地,沙滩,石隙,石山,石墙上。
-
阿滕伯勒猪笼草
简介绿色轰炸机蠕虫惠勒说:“我是昆虫学家,对能吃昆虫的植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兴趣。”阿滕伯勒猪笼草发现于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命名于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戴维-阿滕伯勒(DavidAttenborough)爵士。关于食肉植物的记载早已有之。1862年英国自然学家在东南亚婆罗洲地区观察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