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菊叶委陵菜

菊叶委陵菜

编辑:任岑蓝发布时间:2021-02-10 10:18:37

菊叶委陵菜(学名:Potentillatanacetifolia)为蔷薇科委陵菜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生山坡草地、低洼地、砂地、草原、丛林边及黄土高原,海拔400-2600米。苏联西伯利亚、蒙古均有分布。

拉丁名
P.tanacetiflolia Willd
别名
叉菊委陵菜,蒿叶委陵菜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蔷薇科
短翼岩黄耆
亚科
蔷薇亚科
山蚂蝗族山蚂蝗亚族
委陵菜属
类型
草本类

与菊叶委陵菜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根粗壮,圆柱形。

花茎直立或上升,高15-65厘米,被长柔毛、短柔毛或卷曲柔毛,并被稀疏腺体,有时脱落。

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5-8对,间隔0.3-1厘米,连叶柄长5-20厘米,叶柄被长柔毛,短柔毛或卷曲柔毛,有稀疏腺体,稀脱落;小叶互生或对生,顶生小叶有短柄或无柄,最上面1-3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小叶片长圆形、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倒卵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伏生疏柔毛或密被长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被短柔毛,叶脉伏生柔毛,或被稀疏腺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对数较少;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疏柔毛,茎生叶托叶革质,绿色,边缘深撕裂状,下面被短柔毛或长柔毛。

伞房状聚伞花序,多花,花梗长0.5-2厘米,被短柔毛;花直径1-1.5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副萼片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圆钝或急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外被短柔毛和腺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长约1倍;花柱近顶生,圆锥形,柱头稍扩大。

瘦果卵球形,长2.5毫米,具脉纹。

花果期5-10月。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

生山坡草地、低洼地、砂地、草原,丛林边及黄土高原,海拔400—2600米。

苏联西伯利亚、蒙古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医药价值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之效,根含鞣质27%。

栽培技术

土壤准备

委陵菜食用器官为肉质根,应选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地块。选地后先深翻土地,结合翻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与土壤混匀翻入土中,将土块打碎整细。做成宽30厘米、高20厘米的高垄,垄距20厘米。

精心播种

委陵菜肉质根为食用器官,育苗移栽易伤根,使肉质根发育畸形,故播种方式一般采用直播。播种前进行浸种,一般温水浸种8~12小时,种子充分吸水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在垄顶按10厘米株距穴播,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稍加压实。播后顺垄沟浇水,水量以浸透垄顶土壤为宜。适宜温度下,3~5天即可出苗。间苗中耕:幼苗1或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生长健壮的植株每穴留l株,其余拔掉,然后进行浅耕,除草保墒,促使幼苗生长。

浇水追肥

委陵菜发芽期应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疏松以利于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全。幼苗期前促后控,肉质根开始膨大前应控制肥水管理,防止幼苗徒长。肉质根开始膨大时是需肥需水的关键期,应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若水分供应不足,易使肉质根木质部木栓化,侧根增多;若浇水不均匀,则肉质根容易开裂。收获前1周停止供水。

栽培委陵菜应多施速效肥,如碳酸氢氨、硫酸铵、尿素等,共施2~3次肥,肉质根开始膨大时第一次追肥,半个月后第二次追肥。每次每亩施硫酸铵10~15公斤,适当配合施用钾肥。再过15~20天进行第三次追肥,施用量可比前两次略少。

相关植物
  • 臀果木

    形态特征株: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深灰色至灰褐色;枝:小枝暗褐色,具皮孔,幼时被褐色柔毛,老时无毛。叶:叶片革质,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短渐尖而钝,基部宽楔形,两边略不相等,全缘,上面光亮无毛,下面被平铺褐色柔

  • 攀枝莓

    形态特征攀援或匍匐小灌木;枝褐色,幼时密被灰白色绒毛,老时脱落,具稀疏钩状小皮刺。单叶,革质,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15厘米,宽5-9厘米,顶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黄色绒毛,边缘常不分裂或微波状,有不整齐圆钝锯齿,基部具掌状5出脉,侧脉

  • 冬樱花

    产地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昆明地区有栽培。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3-10M;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4-12M,宽2.2-4.8CM,边缘具细锐重锯齿。总苞片大型,先端深裂,花后凋落。生长习惯暂无

  • 台湾石楠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小枝幼时有白色柔毛,以后脱落无毛,灰褐色或紫褐色,具微细皮孔。叶片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有疏生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两面无毛,侧脉6-8对;叶柄长3-7毫米,无毛。伞房花序顶生,直径4-6

  • 羽萼悬钩子

    形态特征藤状灌木,高达1米,有匍匐茎;小枝被绒毛状长柔毛和刺毛状小刺。单叶,圆形或宽卵形,直径7-14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疏生长柔毛,有明显皱纹,下面被灰白色绒毛,沿叶脉有长柔毛和刺毛状小刺,边缘5-7浅裂,裂片圆钝或急尖,有不规则粗锯齿或重锯齿

  • 红毛花楸

    形态特征植株灌木或小乔木,高2.7-5米;小枝细瘦,圆柱形,暗灰色,具少数不明显的皮孔,幼时有锈红色柔毛,老时无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外被数枚暗褐色鳞片,先端微具带红色短柔毛。叶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共长6-10厘米,叶柄长约1厘米;

  • 石灰岩绣线菊

    形态特征矮小灌木,高达1.5米;枝条向外铺散下垂,小枝具明显稜角,无毛,幼时紫褐色,老时灰褐色;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有数枚鳞片。叶片在短枝上丛生,倒卵形,稀椭圆形,长5-8毫米,宽2-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基部具3脉;叶柄极短或近无柄,无毛。伞形总状花序

  • 贡山悬钩子

    形态特征灌木,高1一1.5米;枝稍具棱角,有柔毛、腺毛和小皮刺。单叶,卵状圆形,长10—17厘米,宽15—20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深心形,上下两面均有柔毛,沿叶脉较密,边缘浅裂,裂片三角形,急尖,有不整齐粗锯齿,叶脉3—4对;叶柄长5—11厘米,具柔毛、腺毛和小皮刺;托叶和苞

  • 蛇莓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粗壮;匍匐茎多数,长30-100厘米,有柔毛。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钝,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柔毛,或上面无毛,具小叶柄;叶柄长1-5厘米,有柔毛;托叶窄卵形至宽披针形,长5-8毫米。

  • 新高山绣线菊

    形态特征落叶亚灌木,高不及20厘米;枝条细瘦,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深棕褐色,老时灰褐色;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或稍钝,有2枚外露棕褐色鳞片。叶片卵形至三角卵形,长10-20毫米,宽8-14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自中部以上有粗锐单锯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