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蓍
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密生白色长柔毛。叶无柄,中部叶线状披针形,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基部裂片抱茎;裂片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伞房状,果宽倒披针形,长约3毫米,具翅,无冠毛。花果期7-9月。
- 拉丁名
- Achillea alpina Linn
- 别名
- 羽衣草,蚰蜒草,锯齿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桔梗目
- 科
- 菊科
- 种
- 金铁锁
- 亚科
- 管状花亚科
- 族
- 春黄菊族
- 属
- 蓍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高山蓍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
茎
茎直立,高30-80厘米,被疏或密的伏柔毛,中部以上叶腋常有不育枝,仅在花序或上半部有分枝。
叶
叶无柄,条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7-15毫米,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叶轴宽3-8毫米),基部裂片抱茎;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尖锐,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齿端和裂片顶端有软骨质尖头,上面疏生长柔毛,下面毛较密,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凋落,上部叶渐小。
花
头状花序多数,集成伞房状;总苞宽矩圆形或近球形,直径(4)5-7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4毫米,宽1.2-2毫米,中间草质,绿色,有凸起的中肋,边缘膜质,褐色,疏生长柔毛;托片和内层总苞片相似。边缘舌状花6-8朵,长约4-4.5毫米,舌片白色,宽椭圆形,长2-2.5毫米,顶端3浅齿,管部翅状压扁,长1.5-2.5毫米,无腺点;管状花白色,长2.5-3毫米,冠檐5裂,管部压扁。
果
瘦果宽倒披针形,长2毫米,宽1.1毫米,扁,有淡色边肋,有时头状花序中心的1-2瘦果腹面有1-2肋棱。
花果期
花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常见于山坡草地、灌丛间、林缘。
分布范围
产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东部等省区。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
主要价值
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袪风止痛。茎叶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
变种
本种变异极大。前人所建立的A.sinensisHeimerlexHand.-Mazz.(inAct.Hort.Gothob.12:254,1938;S.Y.HuinQuart.Journ.TaiwanMus.18:90,1965)和A.subcartilagineaHeimerlexHand.-Mazz.(inAct.Hort.Gothob.12:254,1938;S.Y.HuinQuart.Journ.TaiwanMus.18:90,1965.——A.sibiricassp.subcartilagineaHeimerlinDenkschr.Akad.Wiss.Nath.-Naturw.Wien.48:188,1884),模式标本均采自河北小五台山,都应该是本种的异名;应视为本种变异链条中的个别环链。
与本种接近的还有一种,即A.japonicaHeimerlinDenkschr.Acad.Wien.48:128.1884(Monogr.sect.Ptarmica,16),inclave,nonA.JaponicaSch.-Bip.(1854),nom.nud.Botsch.inFl.URSS26:120.1961.——A.sibiricaLedeb.ssp.japonicaHeimerll.c.190.(Monogr.78);Kitam.inMem.Coll.Sci.KyotoUniv.Ser.B.15:325.1940.
“多年生草本,植株绿色,有长根状茎。
茎直立,高35-115厘米,上部分枝,有贴伏的长柔毛。叶无柄,披针形,长0.5-12.5厘米,宽1-20毫米,羽状深裂或全裂,有.腺点或无腺点。裂片线形,栉齿状羽状浅裂或深裂。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直径5-7毫米,长5-7.5毫米,宽5-7毫米。苞片覆瓦状排列,长2.6-4.3毫米,宽1-2毫米,宽披针形;中层苞片草质,绿色,中脉突起,边缘膜质,黄色。托片与总苞片相似,由外向内渐小。边缘小花8朵,雌性,舌状,光滑,长4.8-5毫米;舌片白色或浅红色,圆形,长3.3-3.5毫米,宽2.7-3.5毫米,顶端3圆齿。两性管状花白色,顶端5齿裂,长2.3-2.5毫米。瘦果倒披针状,长约1.7毫米。”分布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
据《苏联植物志》第二十六卷本属的作者记载,我国东北地区有分布。标本未见。上述记载是参照原种记述但主要是参照《苏联植物志》的记述整理而成的。本种与高山蓍A.alpinaL.和短瓣蓍A.ptarmicoidesMaxim.接近,但本种舌状花舌片较大,总苞较大。据苏联植物志本属作者的意见,它与短瓣蓍之间有杂交现象的发生。
-
甘肃黄鹌菜
国内分布分布甘肃西南部。模式标本采自甘肃西南部(石门)。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8-12厘米。根细,垂直直伸。根颈有残存的褐色叶柄。茎直立,麦秆黄色,被白色的绒毛,自基部分枝,分枝圆锥状,下部的分枝长,上部的分枝短,有4-5条最短的集成伞房状的分
-
高寒雪菊
形态特征蛇目菊为一、二年草本植物,基光滑,上部多分枝,株高60一80cm。叶对生,基部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刺,基部叶片有长柄。头状花序着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
-
怒江黄鹌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厘米。根垂直直伸或偏斜。茎纤细,基部直径1毫米,茎基有残存的褐色叶柄,自基部长分枝,全部茎枝被疏松的短柔毛,接头状花序下部的毛较多。基生叶莲座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5-3厘米,宽0.5-1.2厘米,顶端钝或急尖,有小尖头,边缘
-
紫背草
形态特征紫背千里光又名:裸茎千里光。多年生近葶状草本,根状茎斜升,有粗纤维状根。茎单生,或2-3簇生,直立,高30-70厘米,不分枝,被疏蛛丝状柔毛,脱毛至无毛。基生叶在花期通常生存,莲座状,无柄或具短柄,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匙形,长3-18厘米,宽1-6厘米,顶端钝
-
毛叶蒲公英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颈部被大量黑褐色残存叶基,叶基腋部有褐色皱曲毛。叶叶狭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3.5-6厘米,宽6-10毫米,羽状深裂,顶裂片戟形或三角形,全缘,急尖,每侧裂片5-10片,裂片线形至椭圆形,裂片先端急尖
-
艾草
名称艾(植物名实图考)艾蒿(尔雅、本草纲目),白蒿[神农本草经(部分)、本草纲目(部分)l,冰台(尔雅),医草(名医别录),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海艾、白艾、蕲艾(本草纲目),阿及艾(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家艾、艾叶、陈艾(中药俗称),大叶艾、祁艾(河北),大艾、
-
新疆亚菊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自中部分枝或仅上部有短伞房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有短柔毛。全株有较多的叶,下部茎叶花期枯萎。中部茎叶宽三角状卵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一回侧裂片2-3对;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宽1-2
-
玛格丽特花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1米。枝条大部木质化。叶宽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6厘米,宽2-4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深裂或几全裂,二回为浅裂或半裂。一回侧裂片2-5对;二回侧裂片线形或披针形,两面无毛。叶柄长1.5-4厘米,有狭翼。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排成不规则的伞房花序,有
-
藏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倒披针形,长4—8厘米,宽5—10毫米,通常羽状深裂,少为浅裂,具4—7对侧裂片;侧裂片三角形,相互连接或稍有间距,倒向,近全缘。花葶1或数个,高3—7厘米,无毛或在顶端有蛛丝状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8—32毫米;总苞钟形,长10—12毫米,总苞片干后变墨
-
杭菊
分布范围原产中国桐乡分类菊科品种:品种有白菊花、黄菊花形态特征:株高约1~1.5公尺,茎直立,叶互生,羽状缺裂,秋季开花,顶生,头状花序,花色有白、黄,小轮花径约2~2公分。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